第九百七十一章 陈敬云的建国野望

    第九百七十一章 陈敬云的建国野望 (第1/3页)

    出现在西非几内亚湾西部海域,执行查看当地的一个土著小港口被楚国人武装分子侵占的近海巡逻舰,乃是希尔号。

    该舰出现在这个名为卡拉的小港口时,岸上的陈敬云等一百多武装分子可谓是紧张无比,一边是派人前往解说相关情况,一方面他们的一百多号武装分子则是迅速从港口撤离往远离海岸线的内陆方向而去。

    他们也是担心谈不拢的情况下,外头的希尔号发飙直接来一场炮击,他们这些人可扛不住希尔号的猛烈炮击……

    虽然这只是一艘近海巡逻舰,但是人家也是正儿八经的军舰,配属的火力可不是他们这些拿着民用枪械的人所能相提并论的。

    希尔号属于通安级巡逻舰的第五批次,也是最后一个批次,在承顺三十九年下水,并在同年完成舾装正式加入海军服役。

    作为一款大楚帝国海军里经典的近海巡逻舰,通安级巡逻舰在过去十几年里一直是大楚帝国海军的主力近海巡逻舰,其数量是非常庞大的,先后建造了接近一百五十艘,乃是目前大楚帝国海军里单级舰数量最多的一款战舰。

    因为该级舰的设计本来就非常优秀,海军对其非常满意,所以一直都没有新型的近海巡逻舰对其进行直接代替,而是不断的修建设计,逐步引入新技术。

    以至于让通安级巡逻舰已经形成了先后五个批次,每个批次的技术特征都有所不同,对动力、装甲、火力陆续进行升级。

    但是整体上,通安级巡逻舰的整体设计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以廉价,吃水浅,适应性广为基本标准。

    最后一个批次的希尔号,也是通安级持续改进十年里的集大成型号,满载排水量已经达到四百五十六吨,但是吃水依旧控制的非常好,轻载模式下吃水深度只有区区的二点一米,这种吃水深度足以让该舰顺利航行在几乎所有近海海域以及绝大部分江河的下游河段。

    毕竟这是一款专门为了海外领地的近海以及入海口水域而打造的近海巡逻舰,吃水浅就是其非常大的特点。

    装备的是成熟的三胀式蒸汽机,最大航速能够达到十四节,经济航速八节……而且作为一款为殖民地低烈度战斗设计的近海巡逻舰,该舰依旧配属了风帆系统,以降低使用成本,同时增加对海外地区的适应性……很多海外蛮荒地带是很难得到煤炭补充的。

    一门一百毫米的后装主炮,以及一门七十五毫米的后装副炮,再加上四门三十五毫米的速射副炮,使得该舰在对上土著的时候,拥有相当强悍的火力。

    通安巡逻舰的各种优势,尤其是便宜好用,适应性广这几个特征,让大楚帝国海军持续建造了一百五十多艘,并广泛派往到全球海域。

    在美洲,印度,西亚,非洲,欧洲各地海域,在地中海,波罗的海,黑海等都能看不见……不仅仅如此,就连里海这种内湖,大楚帝国海军都通过拆解组装的方式,硬生生用火车运输晕过去了一批零部件,然后就地组装了三艘通安级巡逻舰出来。

    庞大的数量,频繁的执行任务,让该级舰也成为了土著们最经常接触到的大楚帝国海军海上战舰……嗯,除了内河炮艇之外,大部分土著能够看见的楚国战舰,其实也就是这款通安级近海巡逻舰了。

    至于更高级别,一千多吨的护卫舰,说实话,哪怕是沿海港口里的土著们一般很难能看见,因为大楚帝国里的护卫舰,乃是典型的远洋战舰,普遍吃水很深,而且使用成本也比较高。

    没有执行相应作战任务的时候,也不会瞎跑到土著人面前晃悠。

    一千大几的吨位,又是典型的远洋战舰设计,护卫舰可不会随便进入内河,甚至连靠近海岸线都不会轻易的靠近。

    而更大的巡洋舰以及战列舰就更不用说了。

    如此也导致了,土著们日常能接触到的楚军战舰,一般都是浅水炮舰以及近海巡逻舰,其中的通安级巡逻舰则是沿海土著们所接触最多的。

    只不过随着技术的持续发展,一系列十年前看起来还比较昂贵的新技术,其成本持续下降,比如高性能钢板,三胀式蒸汽机,高倍径的舰炮等等。

    所以通安级巡逻舰在持续改进了五个批次之后,大楚帝国海军在通安级巡逻舰的基础上,设计出来了大楚帝国里的第一种全钢铁建造的近海巡逻舰。

    这也正是意味着,大楚帝国海军的新建造战舰里,全面舍弃了已经使用了二十多年的铁肋木壳船型,进入了全面钢铁战舰时代。

    通安级巡逻舰,也成为最后一款铁肋木壳战舰。

    实际上大楚帝国海军还是挺舍不得铁肋木壳船的,认为这玩意足够便宜,技术也非常成熟,甚至在海外出现什么问题,比如船体破裂的话,直接就地取材弄个木板都能简单修补。

    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如今造船用钢材的价格也大幅度下降,而钢板的防护能力,比木材可强多了……哪怕近海巡逻舰在定位上,和护卫舰都是属于无防护战舰,但是这个无防护只是说不配属大厚度的装甲带,并不是说一点防护能力都没有。

    采用钢板船体的话,其防护能力也是相当不错的,一定距离上也具备对原始榴弹,中小口径滑膛实心炮弹的防护能力。

    所以海军最终采用了建造钢板船体的近海巡逻舰,这也就是今年,也就是承顺四十三年刚下水服役的安林级巡逻舰,满载排水量增加到五百五十吨,装备了一门一百毫米的舰炮,以及两门七十五毫米副炮,使用新式的四十毫米副炮以及搭配了多挺的11毫米四二重机枪。

    其中的四十毫米副炮,也是海军里新一代用于取代之前三十五毫米副炮的舰载火炮,之前的三十五毫米副炮因为炮弹口径太小,威力不足,而且因为炮弹太小,技术也有限,导致这种炮弹经常出现问题出现哑弹的情况。

    海军干脆把这玩意的口径提升到四十毫米,这样搞出来后就好用多了。

    后续为了降低成本,加强通用性,干脆用四十毫米舰炮又取代了之前的五十五毫米舰炮,用一种四十毫米副炮取代五十五毫米以及三十五毫米两种舰炮。

    往后的副炮搭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