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战役准备工作

    第二十六章战役准备工作 (第2/3页)

的破袭任务,集中兵力攻下芦家庄、和尚足、上湖、下湖、马首等车站和敌据点,得手后视情况向南北扩大战果。

    此外平和支队由王乃全率一个团结合地方的武装,分途破毁平定至和顺、寒王镇公路,牵制平辽公路之敌。各部严格执行命令,一定要坚决攻下任务范围内的车站和据点;一定要遵守统一的时间,密切协同配合,一定要彻底破坏正太路!有的据点敌人守备甚严,一定要讲求战术,不要啃核桃,而是一个一个的砸核桃。”

    师长说完政委又强调这一次行动参战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很多,要派去得力的干部去组织带领,特别是保证他们的安全,要求各纵队领导回去,要把任务交代清楚,做进一步的动员。

    此时,129师最能打的两个将领是陈家兄弟,129师的老底子是385、386两个旅,在做安排的时候将385旅放在了狮脑山相当于把129师一半的家当都放在这了。

    原因主要是井陉到阳泉都是开阔地无险可守,而一过阳泉地势立马就拔高了起来,山势陡峭而险峻,这座山就是石太线西行的咽喉,只要占领了狮脑山,就等于卡住了正太线的脖子。

    既可以防止日军自平定、辽县一带回援正太线,也可以堵截阳泉日军抽兵戒酒正太线沿路被哥哥破击的分散据点,同时还可以间接的威胁阳泉,使得敌人不敢过分分身。

    而正太铁路到了芦家庄一带,都是依悬崖而建,仅仅用几个炸药包就能将其彻底炸断,修复难度极高,这也是为什么要主攻芦家庄一带的原因。

    而建国后的正太线这一段险路被弃置不用,转而重开隧道,也是因为靠悬崖的路实在太过的危险,于是就使用了造价更加昂贵的隧道。

    会议结束,师长和政委单独找了陈曦连谈话,谈及坚守的难度的时候,要求他在狮脑山“至少坚持5-7天。”

    120师

    八路军总部的《命令》中要求120师应派4-6个主力团参战,对此120师表示压力很大,自从359旅被抽调前往陕甘宁边区组建陕甘宁留守兵团之后,120师实力大减,看起来晋绥根据地的地盘比晋察冀根据地要大的多,但是实际上部队却只有太行等根据地的一半。

    经过仔细思考,120师决定实事求是的上报这个困难,并向八路军总部说明了所部的困难,总部在得知情况后,在8月8日的《战役行动》中明显的削减了120师所部的任务,合计需派出3个左右的主力团参战。

    “120师所部应破袭平遥以北之同蒲线、汾(阳)离(石)公路;破袭同蒲路部署,应置重兵于阳曲(太远)南北,阻敌向正太线支援。该集团拟一个团在阳曲以南配合作战,兵力过少应加强之;如汾河可能涉渡时,该集团阳曲以南配合作战部队,应力求以约两个团之兵力,进至榆次南北地区,直接加入129师集团,并归129师指挥之,对晋西北腹地内各个敌之据点与交通线,应分派部队积极破袭,相机收复若干据点。”

    在得到命令后,120师很高兴总部能够听取他们的意见,但同时,他们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总部的意图是让他们把主力放在榆次之南,集中兵力破坏榆次到平遥段的同蒲路,配合兄弟部队向正太路进攻。

    但120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敌人分部进行仔细的分析后认为,应在榆次以北用兵,将攻击的重点放在忻县至朔县的同蒲路和忻县至静乐的公路,采取围魏救赵的战略,对于整个战役的进程可能会更好,同时也更适合自己的部队现状。

    将重兵置于阳曲南北,采取敲山震虎的策略,直接阻止日军向正太路的增援想法看起来是不错。但是实际情况确实:一方面,129师自2月份率领主力自冀南回到晋西北根据地后还没有站稳脚跟,就又经历了敌人春季和夏季两次疯狂的大扫荡,接连不断的作战,部队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休整,弹药稀缺、物资匮乏、部队疲劳。

    另一方面,日军劲旅第一军的司令部就设在阳曲,沿同蒲路及阳曲周围驻扎着日军独立第九、第十六混成旅团和第二十六师团。

    同时视正太路为山西日军的生命线的的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到时候肯定会全力增援正太路,因此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1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