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北下南上?】

    第七章   【北下南上?】 (第2/3页)

郡地图?”

    “回公子,这就是上郡地形图啊!”

    “那这是长江?”扶苏指着地图上一条向下弯曲的,代表江河的弯曲黑线问道。

    “公子说笑了,这是大河!”

    大河就是黄河。

    可这是黄河?

    黄河不是向上弯曲的吗?这地图上明明是向下弯曲呈凹字形啊……

    “这是大河?那……这是南山?”扶苏指着地图最下方,一小片代表山川的标志。山川之上,是一片平原。大河穿平原而过。

    这山川和平原的样子,看起来倒是有些眼熟,有点像是秦岭和渭水平原。不过扶苏知道,那个时候的秦岭,还不叫秦岭,大多数时候被称为南山。

    可那平原上面标注的名字,却是九原。

    “公子……这不是南山,这是阴山……那一片便是九原郡。”

    “……”

    半晌之后,扶苏才弄明白,秦朝时期的地图,并不是现代常见的上北下南。

    而是上南下北的!

    再加上一些绘制细节和现代区别较大,看起来便似是而非。

    “蒙将军……你不是说南下吗?”扶苏瞪着蒙恬问道。

    这厮口口声声南下咸阳,说得扶苏也没觉得有什么异样。

    直到看了地图才发觉现代和秦代之间的巨大历史鸿沟。

    咸阳在地图的最上方,分明应该说南上咸阳才对。

    蒙恬则一脸无辜:“上郡地势高,咸阳地势低,泾水、朔水、河水都是向南而流,所以臣才说南下啊!”

    扶苏挑着眉毛,揉了揉脑袋,原来是这么个南下……

    这个解释,自己也挑不出毛病。

    但看下南上北的地图,还是觉得非常别扭。

    看了具体的地图之后,又加重了扶苏对南下咸阳的担忧。

    秦代地图绘制已经很细致,尤其这还是一张军用地图。很多小路和山川河流,都明确标注。

    扶苏注意到,上郡大军,若要往咸阳,就要越过黄土高原后,进入渭水平原。

    然后还要过泾水和渭水两条河。

    古代人可不像现代人那样,到处都是高架桥,哪里都可以过河。

    过河的地方其实就只有那么几处而已。

    若是咸阳城提前收到预警,那么大军南下,便同样不会一帆风顺。

    扶苏从一开始,就对这件事情非常担忧。

    但蒙恬却对扶苏的担忧,有些不以为然。

    蒙恬常年带兵打仗,对自己率领的三十万秦军战力非常熟悉。

    蓝田大营的八万步骑,以及咸阳城的三万卫戍军,若是论实战能力,远不如整日和匈奴交战的北方军团。

    六国大战已毕,天下战事唯有南平百越和北击匈奴。那蓝田大营的八万精锐,已经十一年没打过什么像样的大战了,且大都是年纪尚轻的新兵蛋子。卫戍咸阳的三万锐士,蒙恬能想起来的战斗,恐怕也就是当年平定嫪毐叛乱。

    平六国时候的很多百战老兵,此时都授了爵位、田地、房屋和奴隶,然后回家务农去了。

    而原本秦地的秦人,又有很多都被迁往了全国,分散开来。迁黔首到六国旧土的事情,从天下统一之前,就已经在进行。就连上郡这里,前两年也刚刚迁来三万户秦人。

    咸阳城反倒是迁入了十二万户六国富户,在蒙恬看来,无异于肥肉。

    蒙恬明白,公子嬴扶苏受儒家影响,为人仁爱宽厚,是担心大军攻城,城内外的普通国民会有巨大伤亡。

    但成大事者,有些许牺牲,则是必要的!

    蒙恬不要伤亡数字,他只要咸阳。

    扶苏上位了,什么都好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