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月氏使者】

    第二百二十七章 【月氏使者】 (第1/3页)

    新的一天开始了。

    清晨的阳光洒在街道上。

    肤施县的庶民黔首们,开始了新一天的生计。

    这个季节,肤施县周围的秋粮,已经基本收完。

    一年的田租,也已经基本缴清。

    不过还是有一些住在城内的黔首扛着农具牵着牛,从城里出来。

    到各自的田间去犁地。

    一些黔首开始在自家田里开出来一小片地,准备种植一些冬麦和菽豆。

    太原郡的农制改革,还没有传回上郡。

    而上郡的水土,也并不都是适合冬麦生长的。

    实际上,上郡很大一部分土地,更加适合耐旱的粟米和豆类,而不是冬麦。

    所以这里的黔首,种植冬麦的都还只是很小的一片地。

    不到半亩。

    这些冬麦,甚至大部分都不是自己家里吃的。

    只是为了逢年过节的时候,祭祀上天。

    农户是个凭天吃饭的生计。

    对天尤为敬畏,更甚于官府皇帝。

    对那祭祀之事,更是重中之重。

    乡里、村里,每年春秋两季、尝新之事,都要进行一些祭祀和供奉。

    以祈求老天爷有个好天气,多赏口饭吃。

    祭祀上天之物,一定要用最好的东西。

    这个半点糊弄不得。

    剩下来的一点点,才能给家中小儿和老人,吃上几顿精粮。

    而种植菽豆之类的杂粮,则是为了预防庄稼的病灾和天害。

    上郡的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当年李悝变法留下来的习俗。

    种庄稼的时候,会五谷杂种。

    这样可以保证在某一种庄稼出现病灾,或者是遭受自然灾害的时候,其他谷物也能够有所收成,不至于饿死人。

    并且,粟米和杂谷一起吃,还可以省出来一些精粟米去换钱。

    一些黔首庶民,赶着牛车或者人拉着车,从周边的乡下来到肤施县。

    他们就是拉着今年收上来的新粟米,想要到集市上去将这些粮食卖出去。

    换取一些钱。

    除了田租,秦国官府还有类似于人头税这样的税收。

    是要上缴钱的。

    那些祭祀之事,也是需要花钱准备。

    再加上一家人的衣物、用度。

    有时候还有红白之事。

    秦国依颛顼历,十月开年。

    眼瞅着要开年了,也要给过年置办一些年货。

    黔首们每年家中剩不下几个钱,也剩不下几口粮。

    但这年,还是要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