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渔家傲 第三十章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第二卷渔家傲 第三十章衡阳雁去无留意(四) (第2/3页)

 “你说是代善和莽古尔泰要骗城?王之臣可是有满桂给守着的,他们用的是那种办法?”

    “回陛下,奴才也只知道个大概,其余一概不知。”

    等着传消息的一个斥候,跪在地上说道,后脑勺上的小辫子也随着磕头的动作一翘一翘的。

    皇太极的威望是征服了朝鲜,打下了察哈尔所属的多罗特部,进至敖木伦地方,俘获一万一千二百人。

    之后连战连捷巩固了对蒙古的统治。

    若是代善他们真的攻下了大名的蓟辽督师府,那么其威望是不是也要快和他持平了,到时候满人的是请,是该听他这个大汗的,还是该听他代善?

    不为人知的心思,瞬间就是转动了不知多少遍。

    最后还是落在了入关上面。

    只要能够进入大名的内部,而不是只在外面小打小闹,似乎也不是不可以接受代善和莽古尔泰他们的权势。

    “带路,咱们去助他们一臂之力。”

    杜度和其他贝勒们也都再次看到了那位,能够带领他们战无不胜的大汗回来了。

    实在是上一次在宁锦防线的袁承焕手下败的太惨,之后虽然入关,也只是补足了损失,却又在喜峰口被挡住了前路。

    “恭喜大汗,用汉人的话说,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咱们是要堂堂正正从正面打破入关屏障的。”

    杜度下马上前行礼,说道。

    **

    王之臣对于京城的风云变幻很是敏感。

    在崇祯皇帝一次性换了朝堂上的所有大臣之后,他自己也是满心惶恐,生怕自己也被人押解去修路了。

    于是导致的就是,一边敛财,一边有严格的按照密诏上说的,严防粮食和铁器外流。

    然而等了许久都没有等到让他入狱的诏书,此后有接到了皇上御驾亲征去了西安府,才转忧为喜。

    虽然朝堂换了大臣,可那些还是儒生不是。

    银子用换不了吧,

    现在他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没了后顾之忧,前面的所有危机也都被袁崇焕挡在了宁锦防线上。

    虽然对于满桂去留的问题,闹得很别扭,却也不得不承认,袁崇焕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今天他要拜访的就是自己的手下赵率教。

    赵率教带关内兵马,出壁前屯,以捍关门,并援宁远,现改任左辅镇守前屯,而这些都是他帮着争取来的。

    本来还想着让满桂镇守山海关,可不知吴三桂走了什么好运,居然捷足先登了,让他郁闷了好久。

    宴席上赵率教频频敬酒。

    王之臣连喝了好几杯,才面红耳赤的放下酒杯道:“今日老夫前来就是想要问问你们对袁崇焕的《请屯田疏》有什么看法?”

    《请屯田疏》是袁崇焕为了解决辽东士卒饷银的问题。

    原本辽东的这些士卒在开国年间就是屯田兵,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一个很让人无语的事情。

    那就是土地兼并。

    一群士大夫联合起了本地的一些将官,用各种手段,把这些已经耕作的很熟的徒弟,以极低的价格拿到了手中。

    最后的结果就是,士卒们没了吃饭的地方,不得不开始逃离此地,或者成为流民,而朝廷拨下来的粮饷再次被贪污截留一部分,这士卒们过得就更加艰难了。

    而肚子都吃不饱,又怎么可能打得了仗。

    于是一个恶性循环就出现了。

    辽人不善战事名声一传出去,就比这朝廷不断地从别的地方派兵,不但加重了朝廷的财政,当地的流民也就成了一个隐患。

    袁崇焕的想法是不错,可他的目的并不单纯。

    真要屯田,割舍的就是原来朝廷中那些大臣们的利益,说白了就是左手倒右手,把原来朝廷里的那些被抓去修路的大臣们的田地,转换成现在在朝堂上的那些大臣们的产业。

    而对于士卒来说除了要一边打仗,还要一边种庄稼。

    而且还是免费的那种。

    可这些种种好处,却都绕过了他蓟辽总督王之臣,实在是让他难受。

    看着都是银子,自己得不到一两,听着美好的名声,却全部都是他袁崇焕的。

    若是帝师孙承宗来做这件事情还差不多。

    可只要行到孙承宗到现在都还没有被皇上起复的意思,就在心里不由的哀叹。

    单是他接到的那些联名奏疏,都不知道有多少,一部分是在痛斥孙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