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千古兴亡多少事(十一)

    第二百四十九章千古兴亡多少事(十一) (第2/3页)

能了。

    更不可能的就是,能够登上更高的位置。

    没有谁会用一个背后习惯了捅刀子的人,虽然这个人一生中只做了这么一次。

    **

    随着朝会告一段落。

    朝会上孔胤植和皇上之间的问答,也不知不觉得传了出去。

    当时与会的还有张鹤鸣,只是他老人家低调的一言不发,就仿佛一个做记录的工具人一样。

    只是一五一十的记录了整个过程。

    于是一个关于“王朝千年兴亡”的问题,也就摆在了被一个读书人的面前。

    虽然讨论的人很多,可能够拿出具体实施方案的人一个都没有。

    历史已经证明了朝代的更迭,只是一个轮回,怎么都没办法避开,正如花开花谢一样。

    虽然今年的话一样鲜艳,可到底是和去年的话不同。

    而且这种消息的传播度,也不是别的消息能够比的了得。

    孙家一如既往的是一个老人和两个中年人的居所。

    这一次的话题,从教学上面,延伸到了“国家兴亡”上面。

    “皇上是想要打破这种诅咒,所以才有了更彻底的变法,许多部门现在连名字都变了,只是我怕又是一个王莽第二。”

    孙承宗忧心忡忡的说着自己的判断。

    变法的效果他已经看到了,其中的一些内容,也和当年王莽时期的一些新政略微的相似。

    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害怕,大明会在瞬间倒塌。

    毕竟山崩来临的时候,没有谁能够提前察觉,更无法避开。

    “孙老这次可就说错了,王莽是王莽,皇上是皇上,两者可是一点都不一样。”

    由于高阳县离着京城很近,所以退书馆建设完成之后,投入使用的时间也很早,其中各种书籍都有。

    高弘图在图书馆奋战了两天时间,专门查找了一下关于王莽的新政,才能够看出两者最根本的东西。

    “不错,这一点我也认同,王莽的新政实际上只是在限制底层的老百姓,对于那些世家一点作用都没有,要知道皇上的变法,可是把孔家都给法办了的。”

    还有一点没有说的就是,皇上似乎很喜欢查腐败问题。

    而且从不手软。

    他还暗中算过一笔账,只凭借着查抄贪赃枉法的财富,就已经让国库装满了。

    一改皇上刚刚继位是的那种拮据。

    而且下拨的款项也没有谁敢于截留,也看不到那种出京城少一半的奇葩事件,以前他听到这个案件的时候,也是吃惊不小。

    他没有怀疑事情的真实性。

    毕竟他了解大明的官员是个什么德行,这种事情完全做的出来。

    孙承宗沉默了一下,忽然问道:“你们觉得皇上能够成功吗?”

    “不好说。”

    高弘图与其说看不到希望,不如说是对任何变法都没有信心。

    现在看着不错,可以后会怎样谁能够看得那么长远?

    “能不能成功我不去想他,不过能够和汉唐比肩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这句话不但袁可立在说,道路畅通,传递速度更快之后,在宁锦修路的陈新甲也在说。

    “你怎么不说超越呢?我觉得超越应该是更加能够振奋人心的挑战。”

    史可法提供了不同的意见。

    而且他的这种意见,还不是靠猜测得来的,全凭数算,就可以算出大明清理干净之后释放出来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悍。

    周围有哪一个势力能够打的过?

    没有吧。

    强绝的军事实力,还有强大的经济,开疆扩土也就不再是幻想了。

    更重要的是修路。

    这个才是神来之笔,如今一条好的道路,能够让更多的饿让你致富已经不是空谈,军队也对道路的依赖加大了很多。

    无论是军队的投放速度,还是一些重型火炮的运输,更是快捷了好几倍。

    “你我有幸生在这个朝代。”

    陈新甲仔细的想了想,史可法说的话没有毛病,不由的叹息一声道。

    “只是可惜了熊汝霖,本来好好的一个人,前途光明,只要不从行差踏错,稳稳的青史留名,为何要做出那样的蠢事。”

    一起传来的消息当中,还有这熊汝霖自己犯下的过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你还可惜人家,上一次要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