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年少万兜鍪(八)

    第二百七十二章年少万兜鍪(八) (第2/3页)

是唐世济,只是没有想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一天会来的如此之快。

    “宣扬,立刻加大宣扬,让整个南京的说书人,立刻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一天到晚不住嘴的说,还有组织一些儒生们,给百姓们解释什么叫做天人感应。”

    都御史唐世济也是不怯场。

    一条条的说着自己的办法,而每一个办法,都是要配合着当地的儒生,做好宣传工作。

    这是历史上堂堂正正的“屠龙术”。

    用流言来把一场根本就没有联系的事情,相互结合在一起,造成那种你错了,看老天爷都怒了的气氛。

    让身处其中的人,根本就顾不得随想,从而随大流的乱骂。

    时间久了,假的也就成了真的。

    到时候,只要然个崇祯下台,还管他是不是莫须有。

    历史上又不是没有人使用过这种手段。

    谁也别说谁高尚多少。

    “报。”

    都御史唐世济正说的起兴,在南京的朝堂之上,他还是第一次滔滔不绝的发出自己的声音。

    然而外面的人,却是不懂规矩似得,打断了他的说辞,令他一时面色变换不停,恨恨的瞪着来人。

    仿佛要生吃活剥了一般。

    然而他心种也是这样想的,若是这名小兵,不能够给他一个合适的说法,那么进入大牢也不是不可以。

    “说。”

    定远侯邓文郁打破了沉默,让进来的小兵,身上的压力减少了一些。

    “马大人的府邸传来了一封奏疏。”

    都御史唐世济嘿嘿一声冷笑。

    早就被软禁起来的马士英,还想着能够像之前内阁首辅时的钠盐个呼风唤雨?

    阴冷的笑声,让小兵打了个寒颤。

    “拿上来看看,要是马士英能够同意咱们的方案,咱们可就是多了一位帮手。”

    灵璧侯汤国祚还记得,当时在都御史唐世济提出这一个方案的时候,马士英心中是有着意动的。

    只是后来被姜曰广,张慎言,郭维经三人,给带偏了而已。

    该争取的还是要争取一下。

    小兵心惊胆战的走在朝堂中央,把手中的奏疏递给灵璧侯汤国祚。

    拿到奏疏之后,本是随意的看着,可看到后来,脸色就变了。

    “嘶!”

    由不得灵璧侯汤国祚不变色。

    天灾之后,伴随着的大疫,从来都是死伤惨重。

    他们也清楚,地龙翻身肯定是离着南京不远,要是大疫发作,他们可是首当其冲,不能不谨慎。

    “上面是说的都是什么?”

    都御史唐世济也顾不得和一个小兵较劲,不由得出声问道。

    “大疫。”

    只简短的两个字,就让朝堂上的所有人倒抽一口凉气。

    之前都在想着如何利用这件事情给崇祯一个难看,最好是让他滚下台,可现在将要面临的问题更大。

    崇祯还在京师。

    远的很呢。

    可大疫就在眼前,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发。

    “需要立刻赈灾,疏散人群。”

    有人建议道。

    “国库的钱财不太足够,需要让人捐款。”

    主管南京国库的人立刻就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补充国库是假,中饱私囊是真,每一次天灾人祸,那一个能够沾手钱财的官员,不是富得流油。

    老传统了。

    毕竟这也说明传承有序啊。

    “还需要人去服徭役,不然干活的人不够用。”

    另有人也看到了另外一种发财的机会。

    “皇上已经禁止了徭役。”

    有人弱弱的说了一句。

    “这里是南京,京师的皇上,管不到咱们这里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谁也不能说不对是不是?”

    被断了财路的人,立刻恶狠狠的瞪了过去,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架势。

    为了金元,不寒碜。

    弱弱说话的人立刻闭嘴。

    “那么就看明天是那个方位的地龙翻身,找准了方向,立刻就出兵拦截,不让一个受灾地方的百姓,来到南京,这一点必须做到。”

    魏国公徐文爵管着的是南京的城防军。

    对外作战可就要看四镇的军力了。

    目光落在了一旁不怎么说话,只是旁听的黄得功的身上,此人原来是马士英的簇拥,一直支持的就是马士英。

    如今马士英被夺权之后,也就迅速的倒向了魏国公徐文爵他们。

    无所谓忠诚,他只需要利益,和能够让他保证荣华富贵的官职,其他的都是虚妄,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此时见到魏国公徐文爵就差点他的名字了。

    黄得功立刻上前一步。

    “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