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故潮信盈虚因月(二)

    第三百四十四章故潮信盈虚因月(二) (第2/3页)

    (本章未完,请翻页)

    即就策马进入了盛京。

    盛京的城头,唯二的两门火炮,也已经丢在了马兰峪的关口出,成了一堆废铁。

    皇太极只扫了一眼,就不再多加关注。

    没有质量上成的铁器,没有技术优秀的铸炮工匠,他们的大清,暂时也只能用弓箭来对付火枪。

    迎接仪式上面,没有任何一位汉人前来。

    全部都被要求守在屋子里,那也不要去,这是为了皇太极他们一行让人的安全着想。

    在这种他们都知道失败了的关键时刻,谁也不确定那些汉八旗的人,心中还会不会对大清忠诚。

    防范有时候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毕竟,忠诚是从外面看不出来的。

    在一些人总觉得,狄夷入华夏者,华夏之;华夏入狄夷者,狄夷之!

    却不知在狄夷的眼中,说这话,还这样做的几乎都是蠢货,只要给了狄夷一朝得势的机会,那么华夏危矣则不是一句空话。

    曾经被称作为“两脚羊”,以后被称之为“奴隶”或者说是“奴才”也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就这,人家狄夷还认为是在赏赐。

    这你找谁说理去?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走进了盛京。

    萧瑟的盛京迅速的仿佛被注入了一片生机,街道两旁,鹿哨、龙笛、贝等依次响起。

    接下来就是琵琶、渤海琴、莫库尼(口弦琴)等等。

    各种欢快的乐声,交织在了一起,让枯黄的落叶,也不再有秋的苍凉。

    单鼓、抬鼓、节、哈利马刀、拍板、腰铃、响铃、八角鼓等。

    几乎没有任何一个重复的乐声,皇太极走过,脸上的笑意更浓了些,这是他治下的盛京。

    繁华一致如斯。

    街道旁拿着乐器演奏的人,每一个都穿着都很讲究,面上不见菜色,红润的仿佛刚刚摘下的花朵。

    代善他们这些贝勒跟在后面,眼中的惊讶就没有停下过。

    仿佛他们第一次认识到了盛京,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一路走过不见穷人。

    似乎满城富贵,繁华盛景比之某些书上记载的还要真切。

    “盛京比朕离开之后更见盛世。”

    皇太极把杜度叫来站在身旁,闭口不提在喜峰口战败的任何事宜。

    都是失败者,从来只听说过成功者坐在一起吹嘘着自己成功的经历,还没有多少人会拿自己的失败说事。

    除非是已经站的很高了。

    回顾往昔,觉得也是一件乐事,拿出来消遣一二。

    “其实,盛京的繁华,一直都在,只是皇上只在宫中处理政务,没有多少时间看到民间的盛景。”

    杜度很会说话。

    不但好听,还仿佛就真是如此。

    皇太极不是没有怀疑,可在此情此景之下,他还真的需要这样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

    就算是明知是骗局。

    花费的代价很大,他也认了。

    “阿敏没有回京?”

    看了一圈,皇太极没有看到阿敏的踪迹,装作随意的问道。

    “没有,臣回来的时间也而不久,不过有些事情还是知道一二的。”

    杜度落后半步,小声的说道。

    在周围都是乐声的遮掩下,离得远了,旁人就是想要听清楚都得费劲。

    “说来听听。”

    皇太极对于阿敏心中很是纠结,防备有之,可对其能力还是很信服的。

    “广宁陷落,莽古尔泰阵亡当场,一万勇士都成了大明的俘虏,西平也在同一时间失陷,阿敏撤退及时,只带了六千人封锁辽河的最窄河道,以防大明火枪兵过河,让局面迅速恶化,一发不可收拾。”

    随着杜度慢慢的道出实情,皇太极对阿敏的看法也在慢慢的转变。

    能够顾全大局,独自带着残兵败将,重振旗鼓,防守在最关键的地方,这些不但需要的是勇气,还得要有了不得的兵法做支撑才行。

    只有六千人。

    而且还不是精锐。

    能够让大明的士兵过不去河道,显然是想了不少办法的。

    这一次他出盛京联合林丹汗向大明发难,其中对付火枪兵的办法,实际上也都是从阿敏送出来的奏章中学到的。

    “咱们储备的军械,还能不能够满足一场战役?”

    皇太极走的时候,带走了所有的箭矢和兵器,总觉得一定能够攻破大明的防线,好好的劫掠一番,回口血。

    谁知事与愿违。

    现在就要看看,后方在他走后,有没有积累出来一点物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