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擦肩而过

    第二千零八十七章 擦肩而过 (第2/3页)

些训练中,荀攸再次意识到师尊是包藏宇宙,连如何行军小事都能一一说出最好的法子,或者说给出最好的解决之法。

    这时,他们走着走着,最后来到下邳。

    刚刚到城门口,他们就听到有人喊到:“快快,砍头了”

    “大家快去看啊,陶刺史又杀人了!杀一批黄巾贼!”

    随后他们转头看看去。

    只见右侧一处城墙根前,一汩汩的新鲜血液,正流淌着。

    一百多号人,被捆绑在木棍上。

    一个个头颅正在远处看着他们。

    荀攸摇头。

    多好的青壮劳动力啊。

    能创造多少财富啊。

    只因为没有知识,没有投靠到师尊之下,就找不到生存的机会,最后只能选择造反,抢大户。

    他扫视这些黄巾民,一个个太年轻了,平均也就是十几岁。

    十五岁?

    他以前也叫他们贼寇。

    但后来不叫了。

    因为师尊说过,身为一个管理者,让治下的人因为饥荒而造反,就是最大的罪过。

    黄巾贼,不不,也应该说黄巾百姓,这些人起来造反只是因为没饭吃。

    不能说他们是贼,只能说他们是流民。

    荀攸扫过去,只见大多数人个个面如死灰,俯首就戮。

    个个五花大绑。

    刽子手已经走过来。

    鬼头大刀早就准备好。

    唯独有一个少年,突然间在那哈哈大笑。

    刽子手差点吓了一跳。

    监斩官则是派人来到跟前问道:“兀那贼子,你笑得如此高兴,到底是为何?”

    “我之前听人说过,多笑长寿,现在看来果然如此。”少年嬉皮笑脸道。

    眼神中没有一丝对死亡的恐惧。

    荀攸闻言一笑。

    他找到人了。

    面对这种死亡都敢笑的人,还会怕海上风浪吗?

    于是他来到监斩官之前。

    有士兵想来阻挡,却被监斩官挥手呵斥。

    荀攸一身长袍,风.流不羁,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名士。

    而且对方还带了那么多侍从护卫,个个有甲。

    绝非普通人出身。

    要知道私自藏匿甲胃就是造反。

    “我想买下这一批人。”荀攸说着,让人搬来一堆五株钱。

    这年头三公都能卖,还有什么不能卖的?

    监斩官很高兴:“好,先生仁义,我这里还有两千人。”

    “一并买下,男子5000钱,女子3000钱,小孩子200钱。”

    小孩子便宜是因为太容易夭折了。

    夭折率超过3成。

    “好好。”监斩官很后悔,早知道今天不该上班那样早,拖到中午就好了,之前白杀了100多人,少了几十万钱。

    要知道买个郡守也就是一千万钱。

    随后荀攸将这些人统统买下。

    那监斩官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做交易,将贼寇卖给他人,可见大汉律令早就废弛不勘了。

    这只能怪当今陛下,自己卖官鬻爵,别人还能将官位的神圣性当一回事吗?

    随后荀攸命令侍从会,将2000人安排成组。

    首先找了一些老实者,出来做组长,接着带他们采购粮食。

    他们中大部分都没有跑。

    因为跑也没用,没有粮食吃,只会饿死,还不如跟着人家为奴仆。

    当然人数一多,肯定还是有逃的,想要回家投靠亲戚。

    做完这一切后,荀攸才找到那个在刑场上大笑的年轻人。

    “你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大笑?”

    “回禀老爷,小的刘三,大笑是因为年幼时遇到一个老道,他说当你马上要死的时候,尽量让自己快乐地离开,这样才能尝到一生中最后一点蜜。”那年轻人恭敬道。

    此时哪还有之前半点无所畏惧的模样?

    荀攸叹气。

    果然人都是对比出来的,这是师尊常说的。

    不经过苦,不经过难,就不会吃苦,不愿意受难。

    之前这少年要被砍头,所以无所畏惧,还能说出那样大的话来。

    而现在,前途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开始低声下气。

    不过他也没有失望。

    “很好,所以你才要笑。那道士是高人啊,对了,你之前马上就死了,你脑子里真正想的是什么?”

    年轻人抬头道:“怕、懵、晕,只想早点过去的感觉。”

    荀攸点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