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我们的目标可是全世界

    第八十八章 我们的目标可是全世界 (第1/3页)

    “我曾听说北方的同胞终日饱受匈奴铁骑的迫害,我也听闻大汉很多地方的百姓终日吃不饱穿不暖。我知道凭我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去改变这一切,我们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

    这是一片死气沉沉的原野,我想做的是点点星火用尽我的生命去点亮这个时代。

    让幼有所依,老有所养。让我大汉子民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在自己的家乡,不用再担心天灾人祸,不用再害怕自己会不会看不见明天的太阳。

    而我正在这样做着。这所学校是我这个世界上的起点,但是他绝不是我的终点。我不喜欢论讨国策,我只想踏踏实实的务实,多一些小发明,多教导出一些有识之士。

    因为我知道只有贴近于人民,最终才能造福人民。所以我的学校没有贫富贵贱之分,所以他们来到学校后都是统一着装。

    凡诸国变法无有不流血牺牲,我不想等到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大汉迎来不可不转变的大格局。到那时候一位位志士仁人再去抛头颅,洒热血。我想将这些乱国之瘤扼杀在摇篮之中,秦二世而亡,我们大汉断不可重蹈覆辙。”

    卫绾坐在马车上时脑中不断回响着王允告别时所说的这些话。

    距离卫绾同王允的比斗已经过去了一月之余,而这期间两人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甚至卫绾还经常受王允邀请一同去参观王允的诸多厂,虽都是一些生活物品的厂,毕竟军工厂王允还是躲得挺好的。但是就是这些生活物品厂却已经让卫绾惊叹不已了。

    几千人的流水线生产井井有条,虽机械,不过却让人看起来那么舒畅。

    一份份所谓的“零件”送进厂内,而后就是一对对价值连城的“宝物”运出来。

    照着这个速度生产遍布全国估计也要不了多久,但是卫绾却不明白这些东西王允早就推出了很久怎么连长安那些地方都还十分的供不应求。

    细问之下王允也就回答了他一个“饥饿营销”。

    而这短短一个月卫绾对王允的变化也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曾经他认为的王允就是一个耍点小聪明,启智也就比一般的孩子早一些,顺便带着些许运气。

    可是当他第一次走进学校的图书室后他对王允的态度就彻底改变了,距学校老师们所述,图书室内的书一半以上都是王允所著。卫绾一开始也看了几本,不过那些白话文对他来说都宛如白水一般毫无意味,虽然很多书都有深刻的哲理或者意味。

    但是卫绾还是觉得索然无味,不过当他在里面看见一本本早已流失的诸子经典时他却是突然来劲了。甚至一连五天他都泡在图书室里面连刘彻也没搭理。

    王允作为大汉首富那自然是不差钱的,王家的生意遍布大汉每一个角落。而王允闲来无事也叫底下的商队到处收集着古籍。原版都是自己收藏着的,而其他的则是放在学校图书室供学生们借阅。

    不得不说纸质书籍比起竹简却是方便许多,王允光这些古籍就堆了王家宅子两个大地窖,不过拓印到图书室后却是三五份甚至还有自己所“写”的一起都还略显空旷。

    卫绾想着想着又伸出头看了看后面的马车,而后又心安的坐回。不是他不在乎,而是王允太大方了,整整送了他一车的诸子经典。这对嗜书如命的他不得不说是天大的喜事。

    正了正身子,而后对着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