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折服技术核心

    第17章 折服技术核心 (第1/3页)

    这些天,于东一直在江州,保证5G射频芯片投产就是他目前最大的工作,其他的一切都要往后靠。

    产线改造完成试生产的这天,于东也是第一时间过来参观。

    “这……”绕着看起来颇有些丑陋的“注程机”,于东转了好几圈,完全看不明白这玩意儿究竟是如何工作的:“不是说跟光刻机的作用差不多吗?这差别也太大了!”

    光刻机非常笨重和复杂,一台顶尖的光刻机管是安装调试有时候都需要半年之久。但光科技的原理却又很简单,稍微有点专业知识的人就很容易能够理解。

    即便不是专业人士,那早一二十年,胶片洗照片的流程不难吧?

    光刻机的原理跟那个洗黑白照片的家伙一模一样,当然了,精密度不是一个量级,光刻机要精密太多了。

    而“注程机”就完全不一样了,外观看起来,它的结构非常简单,简单到一览无遗。

    多数的元器件都是非常常见非常熟悉的,一看都认识。但这组合起来是怎么工作的来着?完全一头懵。

    除了康硕,没人知道它具体是怎么工作的。

    于东识趣的没有开口问,他知道问了康硕也不可能告诉他,讪讪的压下了内心十足的好奇。

    ……

    “现在进行的外圈的光刻过程,事实上跟传统芯片的生产过程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硅片从这里出来之后,进入封装测试流程之前,需要多加一步‘注程’的步骤。”

    这里的核心技术人员康硕都很熟悉,之前都是一起聊过很久的,他也是一步一步的帮助一线调试各类程序,给他们讲解原有的,或者是新增的流程,这算是回归上辈子的老本行——产线调试了。

    “还有这儿,你们也都知道,沪都微电子的SSC600杠10系列光刻机,官方数据是能够满足12寸晶圆110nm精度光刻需求的。锡州一家公司,包括台积电的金陵工厂,用同款的光刻机甚至实现了90nm级别的实验室生产。”

    康硕接着说道:“我们只能完成130nm的量产,问题在哪儿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