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回 袁公子扶榇归故里 李司令集舰抗中央

    第七十五回 袁公子扶榇归故里 李司令集舰抗中央 (第1/3页)

    却说袁氏治丧,已有数日,大小男妇,都在灵前伴着,并不缺少一人。突来了一个麻冕葛衣的大员,奔入灵前,抚棺大恸,连呼帝父不置。大众统是惊讶,及留神谛视,却是面熟得很,原来就是奉天将军段芝贵。久违了。段自奉老袁命,由奉调鲁,正拟积极进兵,大为君父效力,应七二回。偏途次得着凶耗,惊得形神沮丧,急忙星夜进京。到了新华宫,即向治丧所索取麻冕葛衣,到灵前悲号一番,几乎比袁氏诸子,还要哀戚数倍。后来闻及大丧典礼,已由政府特派曹汝霖、王揖唐、周自齐敬谨承办,才无异言。义儿的义字上,并可加一孝字。曹汝霖、王揖唐、周自齐三人,本是帝制派中首领,又适充大丧典礼承办员,自然恭拟典章,务极隆备。先定丧礼条目十三条,次定奠祭事项八条,列表如下:

    关于前大总统丧礼议定条目。

    (一)各官署军营军舰海关下半旗二十七日,出殡日下半旗一日,灵榇驻在所亦下半旗,至出殡日为止。

    (二)文武官吏,停止宴会二十七日。(三)民间辍乐七日,及国民追悼日,各辍乐一日。(四)文官左臂缠黑纱二十七日。(五)武官及兵士,于左臂及刀柄上,缠黑纱二十七日。(六)官署公文封面纸面,用黑边,宽约五分,亦二十七日。(七)官署公文书,盖用黑色印花二十七日。

    (八)官报封面,亦用黑边二十七日。(九)自殓奠之后一日起,至释服日止,在京文武各机关,除公祭外,按日轮班前往行礼;京外大员有来京者,即以到日随本日轮祭机关前往行礼。(十)各省及特别行政区域,与驻外使馆,自接电日起,择公共处所,由长官率同僚属,设案望祭凡七日。(十一)出殡之日,鸣炮一百零八响,官署民间,均辍乐一日。京师学校,均于是日辍课。(十二)新华公府置黑边素纸签名簿二本,一备外交团签名用,一备中外官绅签名用。(十三)军队分班,至新华门举枪致敬。前大总统大丧典礼奠祭事项。

    (一)每日谒奠礼节,均着大礼服,不佩勋章,左臂缠黑纱,脱帽三鞠躬。(二)祭品用蔬果酒馔,按日于上午十时前陈设。(三)在京文武各机关,及附属各机关,每日各派四员,由各该长官率领,于上午九时三十分,齐集公府景福门外,十时敬诣灵筵前分班行礼。(四)单内未列各机关,有愿加入者,可随时赴府知照,亦于每日分班行礼。(五)外省来京大员,暨京外员绅谒奠者,可随时赴府签名,于每日各机关行礼时,另班行礼。(六)

    外宾及蒙、藏、回王公等谒奠者,即由外交部蒙藏院不拘时日,先期赴府知照,届时仍由外交部蒙藏院派员接待,导至灵筵前行礼。(七)清室派员吊祭时,应由特派接待员接待。(八)除各机关每日谒奠外,其各机关中如另有公祭者,先期一日赴府知照,另班上祭。

    典仪既定,新华宫内吊客,日必数起,克定等终日应酬,几无暇晷。惟洪、周二姨已密议析产,商诸徐公。徐命克定略分现银,令她自行处置,才算无事。到了六月二十日左右,克定拟遵照遗嘱,扶柩回籍,当由恭办丧礼处,择定二十八日启行,先期发出通告云:

    为通告事:本月二十八日,举行前大总统殡礼,所有执绋及在指定地点恭选人员,业经分别规定办法,合亟通告,俾便周知。

    [[计开]]

    (甲)赴彰德人员。

    (一)大总统特派承祭官一员。

    (二)文武各机关长官及上级军官佐。

    (三)文武各机关派员。

    (四)其他送殡人员。

    (乙)送至中华门内人员。

    (一)外交团。

    (二)清皇室代表。

    (丙)送至车站人员。

    (一)国务卿、国务员暨其他文武各机关长官。

    (二)文武各机关各派简任以下人员四员。

    (丁)在中华门内恭送人员。

    文武各机关人员,及绅商学各界。(不拘人数,在中华门内,指定地点恭送。)

    附服式:凡执绋官员,均服制服,无制服者,准服燕尾服,均用黑领结黑手套。有勋章大绶者,均佩勋章,带大绶,左臂暨刀剑柄,均缠黑纱。其余各文武及绅商,准用甲种大礼服,及军常服,或乙种

    礼服,学生制服,均缠黑纱于左臂。

    自经此通告后,京内外政界诸公,除餽赠厚赙外,又致送诔词挽联,计数日间,竟达千余件。语中命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