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攻临淄(四)

    114、攻临淄(四) (第1/3页)

    作为一个文官,徐宣在军事上只算的上略懂一二。

    从城墙上走了这一遍,更多是为了鼓舞守军士气,顺便把来犯的贼寇情况看了一些大概,心中其实没底。

    所以到底情势怎样,他还是要征求一下这位州牧麾下都尉的看法。

    “李都尉,你看贼众战力如何?”

    其实徐宣更想问的是,守住临淄的把握多大?

    “徐和的太平军战斗力应该不差,人数也不少。”李家源思索了会,回答道:“确实是个威胁。”

    毕竟造反几次了,便是在营盘上的表现,太平军也算不错,虽然在李家源看来还是粗糙。

    但以农民起义军来看,也算难得的水准了。

    “至于其他人嘛...”说到这里,李家源不屑冷笑:“什么南华军赤眉军之流,不过乌合之众耳。”

    “在末将眼里,其实不堪一击!”

    “只有王政这股所谓的天军...”

    李家源话锋一转,面色骤然严肃起来:

    “那日回来的兵卒所报,末将当时还觉夸大其词,如今看来,所言不虚。”

    “董都尉不明贼寇底细,加上猝不及防,失利也属情理之中。”

    这已是侧面肯定了天军的战斗力了。

    徐宣闻言,颔首沉声道:“王政此子,确实有些本事。”

    “末将如今却有了新的疑惑。”李家源皱了皱眉:“这竖子作乱时间不过月旬,到底是如何做到将一群黄巾余孽练成这般强军的?”

    “算了,如今不可费神在此。”李家源摇了摇头,续道:“府尊,以今日所见,对面真正有威胁的也只有王徐两部。”

    “我观其旌旗营部,其贼众之中,真正可战青壮者,约莫三四万数。”

    说到这里,李家源断然道:“除开两个变数,我临淄城绝无被攻破的可能!”

    “哦?”徐宣闻言精神一振,对方语气中透出的自信让他欣喜,却也连忙问道:

    “哪两个变数?”

    “一者外部,贼寇无伏兵潜藏,无外援来助!”

    “二者内部,城内保持现状,不出现重大变故。”

    “内部这块,都尉尽可放心!”徐宣也把握十足地给予承诺:“吾不懂治军作战,说到内政管理却绝不会让都尉和前方作战的将士有半点后患!”

    他明白李家源的顾虑,内部的变故,要么是内应作乱,要么是粮草器械供给不足。

    “至于外部...”

    徐宣自嘲地笑笑:“如今青州的贼匪一流恐怕都至于此地了,料想不会有什么变化了,伏兵也不太可能!”

    说着,他似乎想到了什么,提醒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