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霸业之基

    9、霸业之基 (第3/3页)

出了总结。

    天诛营,号称未来中华军事史上不可思议的强军。

    此时数量已过两千。

    后人们想破脑袋也无法解释,此时的王政是怎么供养这般数量的王牌之师。

    天罡军,王政军事集团的主力,数量也接近万。

    又一个藏在历史迷雾中的军队。

    还有第一个投效王政的黄巾渠帅张饶和另外的天雄营、天辅军等。

    可战之兵,总数已过两万六千人。

    在史官们眼中。

    汉末诸侯争霸的初期,这已是一个可怕的数字。

    更为可怕的是,同期的其他诸侯,完全不知道王政的实力已膨胀到了这个地步。

    他们或许知道数字,但却大多以普通农民起义军去推测其麾下的战斗力。

    而放弃临淄,选择东进...

    更被无数后人赞颂追捧,认为是奠定其霸业之基的第一步!

    后人们无法想象,这样一座付出极大牺牲才占领的巍峨大城,王政是如何狠下心肠抛弃的。

    而即便没有史书记载,但从逻辑情理上将,这样的决定也必然是要受到其手下亲信、大将们的集体反对。

    结果,他却是力排众议,乾坤独断!

    在实际决策中,不受他人、特别是多数人的意见的影响是很困难的,当许多人众口一词时,很多人都会从大流,甚至改变自己原来的看法。

    最后历史也证明了,王政的决定才是正确的。

    真理,恰恰是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

    这等心性,眼光...

    令后人赞叹敬服。

    此子不取天下,何人可取?

    史官们不知道王政是如何说服他的手下,但是正是这一步让王政跳出了青州,也躲开了北方群雄争霸互相消耗的局面。

    当然,当世人都不清楚的事情,拿着不完整史料去推敲的后人们更无法得知...

    王政完全不需要说服天军任何人。

    不论是于禁、徐方、还是谁谁谁。

    这支军队,由始至终,只有一个声音!

    历史就是这样。

    有巧合,有怪谈,有神秘的力量干涉。

    很多时候,所谓的历史真相其实荒谬无论,无稽可笑。

    但凭着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再用所谓的逻辑、情理去推敲,有时候得到的答案,只是似是而非。

    更有可能与原貌南辕北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