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所谓上策

    51、所谓上策 (第1/3页)

    原来是你这个喷子祖师爷啊。

    王政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无论曹操还是刘表,乃至黄祖,三人竟都不能容忍此人。

    还“文章幸未逢黄祖,襆被今犹窘马周。”呢...

    祢衡被杀,那是因为文章吗?

    那是因为嘴贱!

    如今深有体会的王政暗自吐槽之余,也在脑海中搜寻记忆,然后有了一个结论。

    此人确实是有才华,但是似乎更多体现在文采与辩才上,而其他方面,无论机变、权谋、行伍、政务这些地方,先不说能力如何,最起码从历史上来看,是不曾有过建树。

    至于三国演义中,王政倒是记得孔融极为推崇此人,甚至对当时已为丞相的曹操推荐,言其才十倍于己。

    且不谈这是否是出于私交的刻意吹捧...

    便是当真如此,你孔融自己也没显露过什么才干啊,比你强个十倍,恐怕都未必能赶上荀彧一半吧?

    说实话,听到是祢衡时,王政内心里是有些失望的。

    不过如今缺人,对方毕竟也算个名人,他倒不至于挑三拣四,不过对方既然在实务上没有得到历史的验证,那王政也要考究其口才以外的能力了。

    “原来是祢先生当面,失敬了。”

    先是客套一番,随即王政便指着亲卫先解释道:“吾军中士卒,皆为黄巾同道,亲如骨肉,先生有任何言语,均可畅诉,无需心存顾忌。”

    若是孔明荀彧这等人物,王政可能还卖个面子,同意屏退旁人,让其单独进言,礼遇有加。

    至于祢衡嘛...

    嘴硬脾气大,骨软本事小的人,他后世三十年里见得多了,对方若未证实其能力之前,王政却是不会事事听之任之了。

    没有得到意想中的答案,祢衡大为不满,先前对王政的那点好感登时荡然无存,便是一声冷哼一声。

    心中想着,竖子,你既如此怠慢于我,那便无需多言。

    刚要起身拂袖而去,脑海中却突然掠过当日所见惨像,刚做出的动作立刻便停滞了下来。

    祢衡,你背负血亲之仇,不可再如往日轻狂任性了!

    这般想着,祢衡咬了咬牙,再次重新坐下,望向王政,缓道:“所谓上策,不过七字耳。”

    “哦?”

    王政故作不知对方之前的犹豫,只是淡定地摆出一副倾听状:“愿闻其详。”

    祢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