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兵临萧县(补请假章二)

    58、兵临萧县(补请假章二) (第1/3页)

    从薛县到沛县,其实中间还有些县城,村镇相隔。

    如戚县,广戚县。

    只是此次兵至豫州,本是为了实行突袭而做的一次战略转移,所谓贪多嚼不烂,无论王政还是祢衡等人,都没有心思在途中耽搁时间,所以俱是过门不入,只是一路潜行,昼伏夜出。

    这般下来,沿途所过州县竟似乎丝毫不曾察觉,遑论反应传讯。

    离开薛县后,大军又是连续三日的星夜驰骋,奔袭百里,到如今,已穿过了鲁国国境,进入了沛国。

    眺目凝视远处那隐约可见的城池,看上去并不巍峨,也不高大,王政却不禁心生感慨。

    那便是“泗水亭”吗?

    这个地方,在大汉几乎可说是人尽皆知。

    因为汉高帝刘邦便曾做过“泗水亭长”。

    而王政这穿越者更知道,此地还与另一位不世出的千古豪雄大有渊源。

    正是大明开国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虽是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但其祖籍,却正是泗水。

    讳元璋,字国瑞,姓硃氏。先世家沛,徙句容,再徙泗州。父世珍,始徙濠州之钟离。生四子,太祖其季也。---《明史》

    区区百里之地,却能与天朝几千年历史里的唯二大一统的布衣天子同时产生联系...

    莫非当真蕴藏所谓的天子气吗?

    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

    际此天朗气清的晨曦时刻,王政细细体悟心中滋生的奇异情绪。

    一边下令全军休息,就地扎下营盘,同时便与祢衡,吴胜,徐方等人在原野上指点远处城池,不时畅论古今,怀古思幽。

    可惜这次兵贵神速,却是不宜再节外生枝,去县内凭吊一番了。

    带着这样的感慨,晚上稍作歇息后,凌晨再次起拔,到次日天蒙蒙亮时,天军已经到了一条大河旁边。

    正是泗水大河。

    古人建城本就秉承着依山傍水的原则,可以说天朝历史上几座重要的城市,如曲阜、兖州邹城、任城,乃至泗水都是因它而诞生。

    祢衡地图上早已备注,众人自是早有准备,更是特地选择在河面最窄的沛县附近过江。

    用了一天的时间,收集沿岸船只,砍伐树木编造木筏,当晚便横渡泗水,又用了两天的时间翻过一片险峻荒凉的平原。

    这时,离萧县已不足百里之遥。

    从开阳出发至此,前后一共花了将近大半月的光阴。

    而这般效率,王政虽尚嫌慢,却已令一旁的祢衡瞠目结舌,一脸的不敢置信。

    ......

    次日,当王政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着萧县迫近时,登时先将一些附近村镇的百姓下了一跳。

    看到突然冒出这么一大股军队,人多到漫山遍野,乡民们个个目瞪口呆,惊恐失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