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天日不昭(3K)

    95、天日不昭(3K) (第2/3页)

校,俺愿令一队人马,前赴临沂,为您列阵在北!”

    于禁摇了摇头,道:“敌暗我明,没得准确情报,不能妄动。我已派了探马在四周侦察,于忠,这样,你带上一百天军,五百新军去屯驻西门;无论有没有敌踪,不许贸然出击。”

    这将官正是他之前的亲兵,更是其同乡,从入曹军时便一路跟着,到了王政麾下,才被于禁选出来独当一面,可见既有能力,亦极靠得住。

    听到这话,于忠先是一怔,旋即心中一凛。

    明明来犯敌人来自北面,却要他去守西门?

    这是敌人有可能不止一股的意思?

    开阳如今兵少将寡,本身亦非什么坚城,若是被两面夹击,那可就当真危矣了。

    相比于禁是因为系统之故才要和王政、天军一路走到黑,于忠本人倒是更喜欢如今的生活,最起码他觉得比曹营时要舒服一些。

    甚至便是王政,在于忠看来,起码在气度方面,是要胜过自家主人的旧主,那位兖州牧曹操的。

    于忠觉得,若是曹操那等人,是不可能让一个归附不久的降将,便担任镇守后方,尤其还是开阳这等要地,大城的重任的。

    天公将军如今拢共才几座城啊?

    于忠自是不知,这哪里是什么狗屁的气度啊,若是无系统锁定忠诚,给王政十个胆也不会做这样的事。

    当然,若是无系统,他和于禁能否在赵县留下命来,都说不准。

    “遵令!”收拢杂乱心神,于忠转身出堂。

    又看了看剩下的诸人,于禁又是一一点出,将领频出,安排众人或是驻门防守,或是镇之以静。

    强敌压境,城门自是要信重者来镇守,而城内的那些豪族也需严加看管,防微杜渐,以免萧墙之祸。

    众人纷纷领命而出。

    这般的场景,接下来几日连连出现。

    到这一日深夜时,风中传来隐约的马蹄奔腾声音,众人一怔之下,均是立生明悟。

    终于来了吗?

    凝视着几案上的茶盏,看着它微微震动,于禁笑了笑。

    已不用再分析敌情了啊...

    到了见真章的时候了!

    他长身而起,一按剑柄:“诸将,即可随我登城,且看是何方鼠辈,前来送死!”

    “喏!”

    .......

    城墙上布满了士卒,其中大半新卒,火把一照,入眼一派仓皇,面如土色。

    相比于禁这种在敌情不明时的担忧,更多是人对未知的本能反应,而他们面对这等突如其来的战斗时,却是既怕敌人凶猛,更怕此遭身陨。

    将这一切收入眼底的于禁神色不露,脑中却急速转动起来。

    得想一个办法,稳定住这些毛孩的心气啊!

    他擅治军,便更清楚,相比老兵,新卒们最大的问题,恰恰是胆气,心理,而非身体,技艺。

    敌军主将看来非无能之辈,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避开探马侦察,悄无声息地抓住良好战机,趁夜起大风,天色不明时,突然兵临城下,更迅速地形成了包围。

    显然带军将领的眼光、心性非同一般。

    从此推断,其战术指挥能力可想而知。面对这样一个劲敌,于禁立刻抛弃了原本的打算。

    他本是想着,若是哨骑提前来报,趁敌军立足未稳时,先让天军冲阵一番,不求杀敌多少,只求振奋军心。

    惯守城者,才最为清楚不过,只守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