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王御寇在此(二)

    99、王御寇在此(二) (第2/3页)



    他微微后悔,早知道便不留在望楼上了。完全可以借机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反歼灭战。

    这时,一骑驰至楼下,看守士卒领上来报:“将军,我已从东河返回。”

    文丑点了点头,因个人原因,之前攻下郓亭后他未曾派人回冀州去请示袁绍,反倒派了信使去东河郡,让陶谦出兵同他合力剿灭王政这股黄巾贼。

    按他想法,自己主动助其徐州平贼,陶谦应该欣喜若狂才是,便淡淡地问:“徐州军至何处了?有多少人马?”

    “将军...”信使悄悄瞥了他眼,欲言又止。

    “怎么?”文丑一怔,讶然道:“难道陶谦不愿出兵?”

    “陶州牧言因曹操之前侵扰,目前兵寡将微,元气未复。”信使喏喏道:“故无力出兵。”

    “老匹夫!”文丑勃然大怒,破口大骂:“本将替他徐州荡寇,他自家反倒坐壁上观?”

    一旁的颜楚见状,心中不屑冷笑,却是一言不发。

    天下人皆知你文丑的主公袁绍和那曹操是总角之交,感情甚笃,陶谦刚和曹操大战一场,哪里敢信你的话?

    文丑越想越生气,一双眼凶芒必露,直欲噬人一般。

    若单凭他一人之下,虽有信心打败王政,兵力不足却很难形成全歼,文丑心中焦躁的是,双方既结仇怨,若是打蛇不死,让这竖子跑了,岂不依旧是心腹大患?

    他这般作态,人人噤如寒蝉,唯有一旁的副将出声劝解:“将军,徐州兵新败之军,早失胆略,出不出兵本也无谓,我军亦可取胜。”

    为了转移文丑的注意,他拾起话头,重新道,“黄巾贼虚张声势,末将以为...”

    他后面的话却被一阵匆忙的步伐声打断,却是又有一哨骑登楼,送来军情。

    城西沂河边,有驻军发现了黄巾贼一部曲,人马不多,五六百人。登岸时双方有过交战,黄巾贼虚晃一合,不战而退。游弋尾随侦悉,他们没有撤回开阳,扔停驻在河面上,似乎仍在伺机,有所图谋。

    听到这消息,文丑愈发愤怒了。

    他此番孤军深入,既无携带船只,冀州兵皆是北人,本也不善水战,他让信使去东海,本意也只是让陶谦派出一部分水军阻拦其有可能从河道逃窜的退路。

    却不想.....

    “小人来报前,黄巾贼停驻一处渔场,警戒极严。探马不能靠近,远处观瞧,有援军络绎不绝,分成小股从开阳方向来。”

    听到这话,文丑喃喃自语:“一边大张旗鼓前来攻营,一边偷偷摸摸增兵沿河....”

    “莫非是想派人绕道我营盘后面...”副将道:“前后夹击?”

    那就麻烦了。

    文丑、副将对视一眼,若是让黄巾贼占据沿河,再编造木筏,运输几千人,不是不可能,而自家这边全无水军,怕是挡不住啊。

    副将苦苦思索,转念一想:“攻营黄巾贼虚张声势,难不成这河上黄巾贼,也是在虚张声势?”

    副将不敢轻易判定,若是两路都是虚张声势的话,那就是说黄巾贼真正的主力还在第三路?

    那是在哪里呢?

    敌情捉摸不透,文丑却懒得再想,面现坚决,直接下令:

    “调派精干探马,潜入开阳周近,观察到底有没有贼人部曲还在出城。”

    ......

    古剑递来急报,岸边果有袁军伏军。

    虽也不过几百人,古剑倒按照预先的计划,避而不战,分兵两路,一路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