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出鞘

    24、出鞘 (第1/3页)

    筑营第三日,阳光初初冒起的时候。

    骤然间战鼓敲响,鼓声沉闷、短促,便如一阵惊雷,在大营的上空滚滚而过,惊走了无数人还未消散的睡意。

    这是聚将的鼓声?

    久经行伍的老卒立刻反应过来,聚将之后,  便是沙场点兵,而这等事情在军营之中,只意味着一件事。

    大战将起!

    今日很可能就要拉开攻城的序幕了!

    对于军卒而言,打仗本是天职,是寻常事,可这寻常事关系了生死,更代表着名利,士卒们自然不可能真的心如止水,  登时便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有人喜笑颜开,闻战而喜,亦有人面带愁容,一脸的不情愿。

    人间百态,纷呈上演,整个营盘登时骚乱四起,见状,一些都伯或是低声呵斥,或是咆哮怒骂,约束这些部下,禁止喧哗,乱动。

    一鼓歇,营盘中军都伯以上者尽到;

    二鼓歇,营盘左右四方,都伯以上者尽到;

    三鼓歇,营外、河边驻防的军官,  都伯以上者尽到。

    三声鼓响之后,王政升堂坐帐,  古剑按刀旁立,暂掌军法,亲兵侍卫执起枪戈,对面排开,一个个神情冰冷,挺胸直立。

    金戈肃杀之气,登时充盈其间。

    王政对古剑微一示意,便见少年提气高喊:“开帅帐!”

    令出人动,帐门左右的亲卫,同时发力拉起遮挡的帐幕,正是朝阳东升之际,登时刺目的晨曦尽数贯射进来,直照的帐内闪亮耀眼,白茫茫一片。

    帅帐甚大,容纳数十人没一点问题,诸军官按着所属阵营分列左右,官阶高低排好队伍,王政虎目巡回,扫视全场,道:“点将。”

    几十個人名点的很快,不久后古剑先出列回禀:“我军都伯以上军官共计十五人,悉数到齐。”

    纪灵紧随其后:“俺这边三十二人,也都来了。”

    王政点了点头,面色平静如水、却有不怒自威的风仪。

    “清场。”他淡淡地道。

    商议军机之时,帐外百步之内不得有人站立。古剑转身高声传达:“清场!”

    “喏!”

    没过一会,帐内外的亲兵、侍卫尽数退下,在规定的距离外,绕着帅帐组成个圆形牢牢拱卫。

    “带哨骑。”

    待哨骑再次将昨日说过的消息重述一边后,登时引起一阵骚动,大抵都是因棠邑的兵力超出预料而惊讶意外。

    哨骑说话,王政直接挥手令其退下,紧接着便走到后壁,环视众人,沉声道:“广陵既有防备,那我军若要行动,宜早不宜迟!”

    他今日直接在聚将时将消息通知,便是刻意为之,不让纪灵等人有思考的机会。只有自家人马时,王政不介意集思广益,可如今军队内部分了阵营,为求效率,他反而要乾纲独断了。

    大略地看了眼,挥剑指向地图南面位置,道:“这里是棠邑。”

    又顺着往东,接着道,“棠邑东面二十里外,此处是六合山,据哨骑回报,似埋有伏兵,人数未知。”

    然后从六合山折向西南,沿着一道河道的标记一路向下,停在一个画着营帐图案的地方,道:“六合山西南,三十里;距离棠邑四十里,便是我军所在位置。”

    将神剑重新悬挂腰间,王政转身顾盼,凝视左右,问道:“广陵郡如今分兵两处,互成犄角,我军若攻城,则六合山必来相援,若先攻六合山,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更不知道敌人埋伏了多少人马,同时棠邑亦有可能从背后突击。”

    “诸位。”他缓缓坐下,道:“可有良策,尽可畅所欲言。”

    其实从技术上来讲,互为犄角战术只是一种运用在小规模的战斗格局上的战术,攻守双方兵力对比不能过于悬殊,后勤补给也不能差异过大,更不要说武将功夫谋臣智力了。

    但这种最基本的战略,有时候恰恰只能以纯粹兵力上、配合上的优势去对付,先做到各个击破,让敌人首尾不能兼顾,一旦破其一点,其势自破。

    王政问的这个问题,无非是若要各个击破,自家自然也要分兵两处,那到底谁去攻六合,谁去打棠邑?

    当视线落在纪灵身上时,他摸了摸下巴,呵呵笑道:“沙场之上终究是要真刀真枪打过来的,照俺看来,既然广陵郡兵分两路,咱们要么先全力把六合先拿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