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来吧

    48、来吧 (第2/3页)

刻带去主营。”

    袁胤可没想着去征询乔蕤的意见,副官那句话倒说的不错,王政的确有些能耐,既如此,再借口讨要些兵马便是。

    “喏...”副官道:“那王政的书信是否也要一并带去,尤其是他提及的诱敌...”

    “此等胡言,就不必呈与乔蕤观睹了。”袁胤摆了摆手。

    开什么玩笑,那乔蕤向来胆小,万一信了怎么办?

    ......

    王政传信给在下相的袁胤,本是担心从郯县到下邳这一路,有被刘备军截获的危险,那就失去了提醒袁军的目的,却不料袁胤却更在乎郯县易主,更因此心生贪恋。

    同样的,在袁胤对着郯县垂涎欲滴之时,却不知自家阵营,即将开始遭到刘备军的猛烈反攻。

    兵锋直抵下邳后,袁军一边四方合拢,将主城围了个水泄不通,一般亦开始对下邳周围的城池逐一拔除,实现让下邳成为孤立无援的战略意图。

    主帅乔蕤的这个想法不能说有错,一旦成了孤城,士气军心皆颓之下,自然攻取的难度便大大降低。

    东海郡,良城县外。

    或许是这场攻坚战事却出乎意料的顺利,竟是半日便下,加上出征以来,阎象这文官出身的除了和纪灵的初战不利外,却是连战皆捷,如今倒是打出了自信,攻陷良城后,又亲自带领大半兵马接了追击残敌,打扫战场的活儿。

    起先的阎象本想着追击个十几里便算了,毕竟良城刚破还要消化安抚,却不料追击那股良城的败军到了一条河边时,竟发现不少马车的车辙,再联系到河桥更是在败军撤退之前便被人烧毁,阎象便是心中一动。

    这是之前有刘备部曲路过?

    而且...是辎重后勤队伍?

    这下钓着大鱼了啊,阎象大喜,立刻催促士卒紧急搭个浮桥,同时改变策略,继续咬紧了死追到底。

    现在的重点已经不是良城的残兵败将了,而是刘备军的运输队伍!

    阎象更想着追根溯源,彻底砍断这一条敌人的运输要道!

    其后不久,阎象率军渡河而过时,前方哨骑又有禀报,在前面一个村庄发现了刘备军驻扎的痕迹,而且从种种迹象来看,他们追击的队伍,在这里得到了另一支刘备军的加入。

    这验证了阎象的猜测。

    命哨骑仔细探寻之后,得知两军汇合后的人数也不过千人左右,阎象更是放下心来。

    之前过河之前,他已经连派快骑返回良城,通知城内的驻军,除了留下几百人外,悉数前来汇合,此时这支袁军足有三千人马。

    之前在广陵和王政共事之时,阎象大受影响,便极为认可这等集中精锐,全力以赴,毕其功于一役的作风,来下邳后,几次单独领军,便始终务求一击即中,一鼓作气。

    ....

    夜色之中,火光点点。

    呼啸之间,军旗猎猎。

    追击了好一会儿,却始终没发现敌人的踪影,耳旁晚风凛冽,声声呜咽,让阎象心中,隐隐泛起一些莫名的不安。

    有点不对劲啊?

    “全军停下!”

    阎象先是挥手大喝,旋即提缰驻马,环顾四周,没有虫鸣,没有鸟叫,沉默中带着压抑,看了眼,漆黑如墨的夜色中,似是隐藏着噬人的猛兽。

    透着月光和火光,他仰头看天,隐隐有鸟类在空中盘旋,久久不愿落在附近的树枝安栖。

    真的不对劲!

    连空气都仿佛带着危险的味道了,阎象直接下令左右:“你,带些人向前,你,带些人兜后,半圆散开,观察周遭!”

    下一刻。

    前方蓦然显出几点火光,先是两三点乍隐乍现,却刺目地让阎象心弦瞬间绷紧,紧接着,火光从两三点化为几十点,然后成百、上千!

    更是一点变成一团地接踵而至,交汇串联,最后化成一条蜿蜒的火龙,直接撕破了黑夜!

    “有伏兵!”

    阎象大吼一声,脑中本能地冒出后退的念头,嘴上却是立刻喊道:“立刻列阵!迎敌!”

    遇伏时不能乱,险地不可急退,平原则不能退,半步都不能退!

    一退便是一泻千里!

    这是王政告诉过他的,阎象谨记在心。

    “不要慌,敌人只有千人!”阎象一边安抚着身后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