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云集影从

    55、云集影从 (第2/3页)

行,逢有河溪,无声趟过,逢有山峦,提前绕去。又有先行的二三百人,专门清理道路上的土石、树木,标注沟堑,是以即便特意掩藏行迹,开阳军的行军速度亦是甚快。

    到今夜,终于抵达了襄贲城下。

    倚马远望,见不远处原野莽莽,城郭巍峨,于禁果断命令:“大军休整一个时辰,掩埋声息前进十里,两个事成后,攻城!”

    他抽出长剑,瞋目喝到:“日出之时,本将要见到城头陷落,城门大开!”

    “通传全军,明日午食,必须在城中安坐着吃!”

    “喏!”

    如果说神兵天降真的存在,就是于禁出现在襄贲城下的样子。

    襄贲城内所有人,包括县君董哲,其实都有考虑过黄巾贼寇趁机偷袭的原因。

    毕竟敌人取下开阳、彭城后,下一个目标自然便是东海,之前的按兵不动,只不过是静待时机。

    但是没有人想到会是在这个时刻。

    在刘备军刚刚大获全胜,彻底击溃袁术军的时刻。

    更没有人想到对方会先对襄贲动手,若要打东海,从开阳本就可以直取郯城啊。

    到这时还没有人知道,更没有人想到,郯城已落入了王政之手。

    当董哲被下属们唤醒时,犹自醉意正浓,甚至连他们说什么都没听清楚,只是被硬拽着上了城头时,此时城头之下正有无数骑兵举着火炬来回风驰电掣,卖弄骑术。

    这般雄壮之势,直如一盆冷水将他顷刻间浇醒。

    “这...”他瞠目结舌,先是揉了揉眼,兀自不可置信,又看着好一会儿,才声音颤抖地问着左右:“这是谁家人马?”

    “还能有谁啊,县君...”一旁的主簿顿足叹道:“自然是盘踞开阳的那伙黄巾贼寇啊!”

    说着,指了城下中央:“您看看,那面大旗上的“金”字,正是开阳的贼手金余啊!”

    “金余!”

    董哲险些吐血,自河北名将折于开阳后,这个人的名字早已响彻徐州境内,这样的大将,竟被调来攻他们襄贲?

    这可如何是好啊?

    正这般想着,便见城下阵营变幻,左右分开,一个武将驰骋而出,来到阵前,睥睨城头,高声喊道:“吾乃天军少校于禁,奉刺史王公之命,今率三万众,来复襄贲!”

    “刘备,贼子耳,未得天子诏令,擅窃徐州,自居州牧,尔等皆食汉禄,添为汉臣,岂可为此乱臣贼子效力麾下?”

    “此时正宜顺天从正,尚不晚矣!”

    说话时,于禁手一挥,千骑停驻,三军齐振军旗,火光下愈发殷红如血,仿佛将这黑夜都要燃烧一般。

    盯视城头,铿锵一声,于禁拔剑出鞘:“若再冥顽不灵,必遭天诛!”

    同时间,三军齐扬枪戈,纵声高呼,山鸣谷应:

    “天诛!”

    “天诛!”

    “天诛!”

    万籁俱寂之时,黑夜里无数人齐声大呼,当真山鸣谷应,响遏行云,夹杂战鼓惊天,号角动地,城墙为之震颤,胆弱者股栗跌倒。

    有三...三万人?

    董哲不敢相信这个数字,睁大眼睛仔细看去,却只见火炬如龙,映照黑压压的一片军马,到底有多少人,却实在看不清楚,更数不过来。

    好一会儿,董哲才惊醒过来,这时不管敌人有多少人马,都不重要了。

    他董家累世名门,若是其他诸侯,甚至是那曹操,若是摆明了打不过,董哲可能都会考虑投降,以保存性命家族。

    但是黄巾贼寇,却是绝不可能!

    既不能降,那便唯有一条路了!

    想到这里,董哲奔下城头,仓促聚集城中军马,开始紧急布置。

    襄贲一小城,固守是守不住的,不能战,不能降,他又不想死,那出了走为上策,已是别无选择。

    贼人主力在东门,董哲径奔西门,出了西门不远,却见前方骤然一亮,火光通天里,绕出无数伏兵,当先一将,正是古剑。

    在于禁想来,既然现在天军的最大战略是击溃刘备,那么自然不能再给下邳的刘备军任何增援,襄贲要夺,更要全歼守军,最大量地杀伤刘备军的有生力量!

    围三阙一,本意是留一条生路,不让敌将下定拼个鱼死网破的决心,更会在逃跑和死战间摇摆不定,同时也使得敌军士兵斗志涣散。

    可今日于禁却是故意留下西门一处缺口,若有人逃,正好中了这条伏军之计。

    董哲虚晃一枪,抛下后军,转奔向南。行不多远,刚见有片树林,却又是眼前一亮,又有不知多少人的伏兵转出,当先一人,乃是吴牛。

    这次却不再给他机会了。

    “射!”

    瓮声瓮气地大喝中,黑暗中响起无数嗖嗖之声,便见万箭齐发,铺天盖地,董哲应声落马,已成了一个刺猬。

    .......

    下邳之西、取虑城。

    护城河外,遍是贼寇,军旗蔽野,烟尘弥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