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一焰天来

    60、一焰天来 (第2/3页)

多是放在如何保住这块地盘上,便有不多的心思考虑民生内政,这种设施也肯定是排在最后,早已年久失修。

    而它们的存在,恰恰便能让刘备的援军有第二条路走!

    而只有把这三座桥全部破坏掉,刘备军要想过河,要么办法收集足够的渡船,要么就必须沿着上游多走至少一天半的路程,才能绕路通过。

    如果是不着急的话,官军大可以在原地休整,顺便收集船只一点点渡河,但很明显,如今的情况,急于驰援的刘备军不敢有任何耽搁,既然最近的一条路失败了,便只能选择走次一条的近路了。

    也正是吴胜想好的这一条路。

    这一条过司镇山的路。

    而在司镇山,则有一处绝地...

    一处狭长的峡谷,高约百米,而且两侧颇为陡峭,难以攀登。

    而吴胜等人,便在这里埋伏了多日了,更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一旦刘备军踏入这处绝地,便能从山谷两侧推下巨石封住出口和退路,嚷刘备军不仅进退失据,更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夜深人静之时。

    刘备等人探头远望良久,见城外一片漆黑,几十里外更是不见火光,似是那群黄巾贼的军营亦已全营熄登。

    此时此刻,整个天地唯二的光亮,除了头顶的明月,似乎便只有辕门处的气死风灯光芒映照,甚是显眼。

    差不多了。

    随着刘备一声令下,三更时分,数千人悄无声息地涌出城门,人不骑马,步行走出好远,才纵马疾驰,直奔东面而去。

    大军急行之下,待中午时已到达了支河的五里内,选了一处高地临时扎营。

    已是六月底了,酷暑之下,便再是十万火急,行军也要尽量避开正午的一个时辰,这无疑耽搁了不少时间。可这路人马的主将蒋蹈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

    若是强烈要求手下士卒急行军,就算能更快地抵达下相城下,可还能剩下多少战斗力呢?

    哪怕对面是一个以战斗力出名差的黄巾贼寇,可到今时今日,天下其他州郡,诸侯或许还会小觑王政和他的天军,但是徐州这里,已是无人再会轻敌大意了。

    看了眼头顶愈发猖狂的日头,蒋蹈苦恼地抚额,正心烦意乱间,亲兵带来了一个更给他添堵的坏消息。

    “前面支河上的石桥都损毁了?”

    “而且看痕迹还是近期人为?”

    这让蒋蹈心里猛地一个咯噔!

    贼人这是早已经知道下邳来援了?且在想法设法延误他们这路人马的行军速度?

    这个可不妙了。

    蒋蹈可是心里清楚,单说攻城,王政如今早已算是声名远扬了,毕竟汉之五都临淄和天下雄关的彭城,都先后被他带着一群流贼攻陷,占领。

    其主帅如此,手下耳濡目染,又能差到哪里去呢?

    所以哪怕知道如今的王政人在下邳城外,蒋蹈亦不敢有丝毫大意,更记得出发前州牧刘备一脸郑重地对他叮嘱:下相不容有失!

    孤城不可守的道理,蒋蹈同样也清楚。

    在确认面前这处石桥被毁、且短时间内难以修复后,蒋蹈立即派出新的侦骑,赶往了不远处剩下的两座桥。现在他唯一希望的就是,贼军的准备没那么充分,没把三座桥全部摧毁。

    然而,坏消息接踵而至。

    派出去的骑兵连夜把消息传了回来,整个支河上的三座石,已经全部被贼人拆毁,河的沿岸更依稀可以看到些木船残骸,都是贼人提前去附近村庄搜集损毁的,放眼周遭,如今二十里内是既无桥,亦无船。

    思索到半夜才睡下的蒋蹈接到这个消息后,再也没有了丝毫睡意,对着几案上的地图看到了天明,终于下了决定。

    立刻改道,走这条。

    蒋蹈戟指的位置,正是司镇山!

    ......

    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司镇山拔于眼前,不算巍峨,却也耸如青莲出水。

    正午时分,地平线的尽头,隐隐出现了一队队的黑点,带起大片烟尘,向着司镇山迅速靠近。

    人马的躁动惊动了沉静的深山,隐约有猿啼熊嗷,惊飞起无数的宿鸟。

    鸟飞如云,呼啦啦从刘备军头顶过去。

    见状,蒋蹈突然心头一跳,不由自主地放缓了速度。

    而当探路的哨骑回禀后,心中的不安在迅速扩大。

    前方有一处地势险峻、道路曲折的峡谷?

    哨骑每说一个词语,都让他本能地联想到了另一个令人悚然的事情。

    这等险地,贼人若是在这里设下埋伏,将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