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捭阖之术

    79、捭阖之术 (第2/3页)

关重大,倒也确实应该好好计议一番!”

    “董兄知我也。”

    听到这话,王政心中一松,他也不想此时便正面和曹操,或者说和那位天子撕破脸。

    “那么...”董昭又正色问道:“御寇,你这计议需要多久呢?”

    “这...”王政举棋不定,小口呷饮了点酒,看了眼董昭,欲言又止。

    他自然想拖的越久越好,不过却不清楚其中分寸把握。

    说短了,少了应对腾挪的空间。

    说长了,又怕董昭觉得他狮子大开口,反把局面再次闹僵。

    “昭久闻徐州之名,却是第一次来。”董昭也是聪明人,一看王政的神情立刻心领神会,摆手笑道:“准备在此逗留半月,王州牧可应允否?”

    半个月的时间啊...

    也差不多了。

    “董兄说的哪里话?”王政拍案长叹:“如君这般贤士,多留我徐州一日。便是多一分开愚拯厄也。”

    “旁人求之不得,政岂有不允之理?”

    “哈哈哈...”

    欢声笑语中,自有美婢持壶上前,众人再次举杯畅饮,尽显宾主尽欢,

    ......

    筵席散后,命人引领董昭前去驿馆安歇,王政连夜召集文武,商议那份密书所载之事。

    献帝言吕布昔日襄助董卓,实乃助纣为虐,其罪当诛,今令王政手刃此獠,殄灭群党,复安社稷,以正视听。

    这自然是屁话了!

    若这封密书真是出自献帝的手笔,或者说是他的本心所为,那实在是主动打自己脸了。

    要知道吕布那温侯可都是这位天子亲封的啊。

    便是真要对吕布事后清算,也不该选在这个时机,方式也应是私下授意,悄声默许。

    所谓密书,给其他的诸侯自然可以保密,王政却绝对不属于这个范畴,甚至他若真要依令行事的话,为了师出有名,必然是要将这份密书公布于众,以得到大义上的制高点。

    而众人看完这份密书后,稍一思索亦是相同的判断。

    要杀吕布的,不是献帝,而是曹操!

    至于这份密令是否要去依照,倒是立刻分成了两派。

    如于禁、潘璋等武将的看法是不杀。

    吕布如今虽然兵微势穷,可其武勇之盛,实在冠盖当世,为区区一个乡侯的虚衔主动招惹这等强敌,实在没有必要,更没有意义。

    而如祢衡、张昭、糜芳等人的看法却是杀。

    但也不是在此时动手!

    吕布刚入徐州时便不安分,彭城期间的几次内乱似乎便有陈宫的身影出没,这样一个钉子留在徐州实是隐患,拔除是早晚的事情,不过此时的徐州却是不宜再起战事了。

    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另一种形式的一致,无论众人对吕布的看法如何,杀是不杀,基本都是对这道密书呈反对的意见。

    王政内心里倒是更赞同后者的意见。

    首先说起来,虽然两人暂时没有起过直接的冲突,却不妨碍他对其人观感欠奉,相比刘备甚至孙策而言,王政对杀吕布完全没有任何心理上的犹豫和抵触。

    其次作为一个后世人,王政自也清楚,原本的历史上,吕布后来也的确趁袁术来犯时,从后防空虚的刘备手中夺走了徐州。

    一个对其有收容之恩的汉室皇叔尚且没阻挡吕布的野心,直接上演以怨报德,王政自问如今换成自己作这徐州牧时,吕布只会更加毫无顾忌。

    说白了,他从一开始就十分清楚为了脚下的这方土地,两人早晚必有一战。

    毕竟徐州五郡之地实在小了点,它容不下两个人的野心!

    但此时不宜动手。

    吕布目前安分,是因为时机不够成熟,势力还未恢复,他王政何尝不需要一点时间来缓冲?

    “不管这密令出自曹操还是献帝,都无遵命之理。”众人各抒己见之后,沉吟半晌的王政终于开口:“不过如今咱们毕竟名义上皆是汉臣,若是不遵,如何在面上遮掩过去?”

    话音刚落,武将这边集体缩头退后,安静如鸡,连于禁徐方亦不例外,同时全都眼巴巴地望向对面。

    没办法啊,若是沙场征伐他们自然是要人人争先,可这等名器之事,冠冕之词,却非他们所长了。

    祢衡见状,先是轻哼了声,似是颇为不屑,不过亦立刻转头看向身边的张昭。

    他于此道亦不擅矣。

    一时间,全场的视线全都聚焦在了彭城名士一人身上。

    这待遇,吾亦压力很大啊...

    思忖中的张昭刚一抬头便吓了一跳,先是干咳了声,方才望向王政:“州牧,方才说这位天使名为董昭?乃济阴定陶人?”

    王政颔首认同。

    张昭眉头愈发皱起,又询问了下对方的体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