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声东击西

    114、声东击西 (第1/3页)

    王政在打量山顶的同时,高览也在沉默地凝视山脚。

    此地分成三处驻扎,本就是之前郭图勘测山形后做出的计划,三处守军一则可以守望相助,二则山顶乃是最后一道防线,同时瞭望的位置又极高,加上菟裘山地形易守难攻,  道路狭窄,却并不算高,只要山顶的守将不出现轻忽大意,若是山脚有何变故,立即便能发觉。

    可以说这种分兵本来的目的就是先断绝了敌人趁夜偷袭的可能。

    所以即便伍元带人半路截杀了想要通风报信的哨兵,而在铁骑兵发动冲锋的瞬间,山顶无心睡眠的高览依旧是发现了不对!

    脑海中闪掠过的第一个念头,自然是“要不要救援?”

    但那个都伯的应对,反让高览犹豫了。

    因为对方的应对错了,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敌人悄然摸到了五里之遥的近处,且对面还有骑兵的情况下,如果是高览,他的第一反应一定是立刻命令手下退入山上,而不是想着结阵迎敌,或者求援。

    毕竟那时的情形明显是敌暗我明,来者不善,仓促接战并非正确的选择。

    结果高览眼睁睁地看着友军被铁骑兵突袭、缠住,随后后面的大批步军两侧包抄,彻底切断了一切退路,继而被四面夹击时,当真是举棋不定。

    高览最担心的还是露面的三四千人并不是敌人的全部兵力,对方尚有伏兵在侧,  此时不尽全力便是故意想要通过这样胶着的战局引诱他率兵救援。

    思忖良久之下,  最终山腰下去的援兵让高览咬牙做出了决定。

    还是得救!

    他们这三路部曲,可谓是唇亡齿寒,单是山脚一路也就罢了,若是放任两处袁军一同被消灭,到时单凭如今山顶的一千来人,想要依靠地形死守住三倍于己的敌人,实在有些困难。

    或许他们可以拖住到袁谭来援,但这路敌人倘若是死士一流,此行的目标便是要烧毁袁军的粮草,哪怕被后面回援的冀州军全灭也在所不惜,那么一路强攻之下,极有可能抢得先手。

    高览不敢赌了。

    可就当他将部曲集合完毕准备下山时,一打眼下,却发现山脚下的袁军已开始撑不住了。

    徐州军战力如此强悍吗?

    这让高览再度迟疑了,此时哪怕他立刻参战进去,也未必能扭转战局,关键是,高览始终担心敌人还有伏兵。

    急袭自家粮道,的确是一着妙手,对方也明显带着精锐而来,  单是骑兵就有近千之数,那么全军怎么可能才三千人马?

    若是自家这路也败了,  那后果不堪设想,  还不如干脆坚定死守的信念,就利用山上的地势坚守到底。那样的话,奉高城的大军若是回援及时,说不定还能将这些徐州军吓退。

    最后...

    一番天人交战之下,高览还是深深叹了口气,一挥手间选择了顾全大局,抛弃了自家的友军。

    尽管这個决定很艰难,尤其是自家在袁军中的地位本就有些尴尬,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是高览的性格,何况若是真的丢了粮仓,导致这一场攻略奉高的计划彻底失败,恐怕自家才是真的死路一条吧?

    所以这种情况下,他只能选择对局势最有利的方案。

    ......

    另一边,王政打量片刻,首先便将自家之前的计划,动用火攻烧山放弃了。

    目视观察的情报,冀州军的守军并不傻,提前将菟裘村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木砍光了,弄出了一个光秃秃且较为宽阔的防火带。

    放火烧山这个计谋,不仅收效不大,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那如果是突近后让百步狙击动用火箭呢?

    他这次特地带来一百多名三阶的弓手,便是提前做了考量,百步狙击的射程和精准性,相较二阶的青州步弓又提升了一大截,即便是从山下往山上射,也很大机会射入菟裘村的中央。

    也不行。

    沉吟了会,王政摇了摇头,粮仓这等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