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鬼神难测之智

    136、鬼神难测之智 (第2/3页)

看了一会,随即道:“若由下邳出发,走陆路便要通过整个沛国全境,如是直线而行,不考虑辎重的问题,以我天军素质,七八日足矣,不过...”

    想了想,黄忠又补充道:“沛国虽是袁术势力范围,可北边便是鲁国,难保曹操不会布下哨骑耳目,若要掩盖声息,避开沿途城池,却是要饶走一些原路,恐怕便要十多日了。”

    “黄将军果是知兵之人。”郭嘉先夸赞了句,又问道:“那若我军不驰援陈、梁二国,你觉得对方可守得住吗?”

    “守不住!”黄忠毫不迟疑地道:“豫州黄巾本就以为何仪,刘辟势力最强,末将在荆州时便听过此二人的名头,相反,黄郡、保曼之流...嘿,何止主公不曾听闻,便是末将之前亦是不知,想来不过庸碌之辈。”

    “夏侯惇乃是曹操麾下大将,如今又挟大胜之威,吾料黄郡、保曼不仅守不住,更有极大可能一击而溃!”

    “那汝南呢?”郭嘉又问:“若让夏侯惇再夺两国,沛国亦难保全,最后便剩下汝南的袁术势力了,黄将军觉得曹袁两者胜负如何?”

    “这...”

    黄忠有些迟疑不定了,毕竟以他之前的地位经历,牵扯到两大诸侯的交锋,便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了。

    便在此时,一旁的王政却是斩钉截铁地代为说出答桉。

    “袁术必败!”

    这下连郭嘉都不由诧异地望了过去,似是甚为意外王政竟然如此肯定。

    “那主公...”郭嘉问道:“袁术若败,我军援是不援,救是不救?”

    “必然要救!”王政正色道:“若让曹操统一豫州,再挟天子之名,必成心腹大患!”

    “况且有此强敌虎视眈眈,窥视一侧,我徐州境内安稳都不得存,本将又怎来余力再去图强外拓?”

    “若是援助,如何援助,出兵几何?”

    王政沉吟了会,道:“从彭城、下邳分兵援助,至于人马,以曹操麾下强军战力,起码也要两万人不可!”

    “两万人的军粮,需得多少?我徐州去年一年的收获,多半已经用在了北海国的战事,所剩的粮草委实难以维持数万人的远征,不说兵疲,但这一条,就万不可行。”

    “便是凑齐粮草,若从彭城、下邳分兵援助汝南,千里之外必要粮秣转运,途中便要浪费颇多,《史记·平准书第八》曾云“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这样算来,便是五百里减半,运一石粮食,道途浪费、用给民夫的消耗,至少就需要十倍于此。”

    “故此。”郭嘉正色道:“我军此时却要出兵,却不是去救援豫州黄巾,而要要趁曹操大势未成之际,提前便做好粮草中转的准备,打通一条输送要道!”

    “若来日真要参与曹袁大战,起码咱们要先掌握主动,保证进可攻,退可守!”

    言之有理,王政颔首问道:“如何为之?”

    郭嘉笑了笑,戟指点向地图,缓缓说出三个地名:“宁平、项县、宜禄!”

    “宁平?项县?宜禄?”

    众人同时望向地图,大部分人交头接耳,或是疑惑不解的,或是若有所思,而王政和黄忠却是入神观看片刻后,不约而同地击节而赞。

    “妙啊!”

    若是从地图上看,这三座城池恰好是在豫州的中心腹地,形成互为掎角的三角形状,同时又有一条名叫邳河的大型水系贯其东西。

    “宁平正好在陈国境内、而项县、宜禄又位于陈国和汝南郡的交接处,这些地方距离汝南中心不过三四百里,沿途道路通畅,没有山川关隘的阻碍。轻骑驰行,五日可达。”

    “我军此番若以相援之由出军,得此两城便如探囊取物!”

    郭嘉睥睨众人,进一步地解释道:“诸君且看,此三城南观汝南,西望颍川,曹操若屯军不动,则我亦屯军不动,坐观即可,曹操若敢悍然攻袭汝南,则我可横绝而出,抄其后路!如此一来,我军既可暂时避开了与敌人的正面作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