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假道灭虢

    150、假道灭虢 (第2/3页)

军,咱们可不能自己出布出线,为别人做好衣裳啊。”

    最后一句听的王政哭笑不得,不由瞪了吴胜一眼,他知道这憨货定是忘了“为人作嫁”该怎么说了,又想学人引经据典,便胡乱拼凑出来这么不伦不类的一段话。

    徐方看完信笺后,却是沉吟了好一会,旋即望向王政,沉声道:“将军,北海一役虽耗时颇久,却大多是因为地理原因,何况后期末将和于将军已开始安排主力进行轮休,弟兄们的士气、战意乃至体力目前都在巅峰,如今北海既定,于禁那边的降军、驻军之互调亦进行的七七八八了。”

    张昭闻弦歌而知雅意,立刻附和道:“徐将军所言极是,我军对北海先急后缓,徐徐图之,耗时虽长,政权交替却已基本完成,且数日前,项县的高览亦送了军报回来,言道经过紧张的修建、日夜的赶工,如今新城已然筑成,加上又派去了部分天军,豫州的外围防线可谓宣告功成,加上临淄的袁谭自顾不暇,如今北面和西面可谓无忧也!”

    “正是。“

    祢衡也开口道:“赖主公英明,文武一心,我徐州而今是外无边患,内无可忧。正值五月即将麦熟,袁术突然前来借兵,臣以为倒不妨趁此机会,议论议论我徐州下一步该怎样举措。”

    这是都想到一块去了啊。

    王政越发有些头疼了,虎目巡回全场,问道:“那诸君以为,该怎样举措?”

    祢衡张了张口,刚要说话,见王政似笑非笑地看了过来,心中登时一个咯噔。

    他突然想起了上一次这个话题时王政的反应,迟疑了会,道:“臣见识浅薄,不敢先言,还是请子布先生和奉孝先言述高论罢。”

    郭嘉朗声笑道:“方才徐方将军所言甚为有理,正与臣之见不谋而合。我徐州如今兵强马壮,又挟灭国之威,若是主公再有开疆之心,料来人心可用!”

    听到这话,徐方颔首认同:“臣之所部将士,近日来无不求战心切!”

    此时场内唯有吴胜还没听明白,纳闷地问道:“开疆?开何处疆土?去打曹操还是袁谭?”

    郭嘉刚欲回答,便见王政已不耐烦地摆手道:“袁谭不过皮肤之癣,至于曹操,确乃心腹大患,只不过此时还不到时候解决。”

    那是哪里啊...

    吴胜眨巴眨巴了眼睛,先看了看王政,见他懒得理睬,又求助地看向了郭嘉。

    没办法,说到关系,此时场内的三个文官里还就是这位和他关系还算和睦。

    郭嘉也很给面子,笑吟吟地说出了两个字:“江东!”

    “江东?”吴胜终于明白过来了:“奉孝先生,你的意思是咱们假意去助袁术平叛,其实是趁机...”

    “正是!“郭嘉笑道:“左传有言,晋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

    说到这里,顿了顿,转首看向王政,拱手拜倒:“主公虽得徐州,却在中原之畔,近邻北方之多敌也!”

    “多敌便多务,多务便多有变数,若是趁此良机夺取扬州,便成鼎足江东之势,随后剿除袁术,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天朝古时北强南弱,唯有在东汉末年到三国鼎立之前,因北方、中原战乱、灾祸之故,却是无论士族、百姓都有投奔此地,让南方曾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达到过一个在资源、富庶上和北方近乎持平的阶段,一直到三国中期,北方毕竟人口潜力太大,却是再度领先了许多。

    在原本的历史上,正是因孙策早亡的缘故,孙权继任后又花了很长的时间平定内部,导致东吴得了地利却失了天时,最终只能和刘备携手抵抗曹魏的勐扑。

    但若是让王政在这个阶段得到江东,情况却是大大不同。

    趁着北方群雄会猎的时候,他完全可以趁机去将荆州、交州一举拿下,这便等于占据了长江以南的所有地盘,这便是充分掌握了地利以及天时!

    若是彼时曹操袁绍还未分出胜负,他甚至还可以抽空去将益州也一并夺取,那时便等于是以接近3/5的实力去对付北方的强敌,可谓直接便形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