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碧眼儿登场

    210、碧眼儿登场 (第3/3页)

是为了验证他这个想法似的,便在此时,前方山林陡然间杀声四起。

    孙策军果然在山中设有埋伏!

    只不过先撞入其中的并非徐州诸军,而是黄忠正在寻找的赵续所带领的一千余扬州军。

    这是一个谁也没有预料到的情况,伏军本来等待的是徐州军马,赵续部本就最先出发,又是抄的近道,可以说在踏入埋伏圈时,连最前面的徐州军马都离他有段距离,这下可谓阴差阳错,成了为徐州军趟路的存在。

    董袭这般大费周章,自然不是为了消灭区区一千人马,且还是扬州军的余部,可赵续部既然踏进来了,不提前发动也不行了。

    随着一声暴喝,夜黑雨上,山林深处,骤然间火光大作,杀喊震天。

    “不好!快撤”

    这时赵续同样心知不妙,拨马就走,只是才退出没多远,迎面便有一员大汉横冲阻截,狂笑声中,刀光旋飞:

    “吾乃馀姚董元代是也,贼子休想逃走!”

    作为未来的江表十二虎臣之一,斩杀黄祖的大将,赵续哪里会是他的对手?不过两三回合,便见血雨漫天,赵续已被斩落马下。

    主将既死,扬州军愈发惶惶,纷纷乱乱,抱头鼠窜。

    董袭乘胜追击,引领部下,与伏军合作一处,鼓勇返身冲杀。徐州诸军抵挡不住,大败溃走,董袭愈发得意,继续掩杀之时,却没提防黄忠早已做下部署,趁着孙策军冒进的时,命令本部人马从两翼杀出,几波箭失如蝗,方才止住了董袭部的攻势。

    双方一阵厮杀,眼见夜色渐去,天将破晓,董袭见黄忠的后阵旗帜井然,虽退不乱。晓得这场伏击战至此已算宣告结束。即使继续往前追杀,估计也占不到更大的便宜了。当下见好就收,命令收军,检点战果,杀伤敌人两千余人。其中赵续部的扬州军却是占了大半。

    暗叫一声可惜,董袭面上却是一片大胜的洋洋得意,更令人遥遥叫阵:“贵军远来,无以为奉,今夜聊备薄礼以谓见面,且待来日再行领教。”

    眼见敌将带着三军徐徐后退,黄忠神色阴沉地直欲滴水,一时间周围众人纷纷闭息凝神,大气也不敢出。

    ......

    在黄忠看来,一个潜县便折损了接近三分之一的兵马,哪怕其中是扬州军居多,也是一笔极不划算的买卖。

    而在董袭眼中,主动放弃潜县的结果,却只不过杀敌两千,同样也是心有不甘。

    不久之后,董袭率兵进入桐乡,直奔县府。

    此时后堂,正有一老一少对弈,少年未及弱冠,相貌却甚是奇伟,竟是天生一双碧眼,烁烁生辉。

    眼见董袭进来,少年浑似未闻,只是手执一子盯着棋盘,仿佛全幅注意力都放在了上面。一旁的老者却不敢如他那般,对着董袭先点了点头,算是打了招呼,随后笑道:“董兄弟满面红光,想必刚刚斩获一场大胜了?”

    董袭一边偷瞥少年,一边拱手回道:“先生言过了,只得一场小胜。”

    “哦?”

    那老者闻言一怔,刚要继续发问,却听啪的一声,那少年终于将子落下,只得将注意力重新放回棋局。

    一番你来我往的黑白厮杀,董袭毕恭毕敬地候在一侧,也不知过了多久,那老者长叹一声,将棋盘一推,郁闷说着:“不下了,没想到不过数月不见,仲谋你竟棋艺大涨。”

    那少年哈哈一笑,此时方才好整以暇地转头瞧向董袭,沉声问道:“董大哥,潜县战况如何?”

    “县令料事如神。”

    董袭恭声回道:“末将诈败弃城羊走,黄巾贼寇果然紧追不舍,只是未及全军入我包围圈时,却有一路扬州军抢先撞入,且这一路黄巾贼将用兵甚是谨慎,末将见其虽走不乱,因而没有再继续追杀,未能顺势再夺回潜县城池,实乃末将无能,甘请都尉责罚!”

    说起来董袭如今的官职乃是都尉,按道理自然不该在面对一个县令时这般拘礼,更自称末将,只是无论是他还是那个老者,甚至少年本身都不觉得有丝毫不合理处,便是因为这个少年正是孙策的胞弟,未来的东吴大帝孙权。

    建安元年,在孙策收得丹阳、吴、会稽三郡之后,年仅十六岁的孙权便被任命为阳羡县长,随后被吴郡太守察举他为孝廉,又代理奉义校尉,更在孙策攻皖城时主动随军从后方来到了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