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袁术的结局

    41、袁术的结局 (第2/3页)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公虽痛骂本将,本将却毫无芥蒂,为何?难道是本将心胸宽阔么?嘿,杨公也说本将外宽内忌啊...」

    他自嘲地笑了笑,道:「实在是本将深知杨公之才,更确实是求贤若渴!」

    众目睽睽之下,在场的不仅又徐州军的黄忠等将官,还有陆绩、李述这些新降诸人,换了谁面子上也挂不住,王政却能按住怒气,言辞诚恳,依然殷殷劝降,杨弘没料到王政竟有这般气度,纵然心里十分仇视对方,一时间也不由暗自心折。

    「不必多言,只恨主公不从吾策。若从,何有今日?」他曾谏言袁术设鸿门宴,宴席上斩杀王政,故而此时有这么一句感叹。

    杨弘又问王政:「王州牧,在下有一事相问,不知可否明言相告?」

    眼见对方的称呼突然从「竖子」变成了「王州牧」,王政心头一喜,忙道:「杨公尽管道来,本将知无不言。」

    「请王州牧来援江东,原本是在下所倡议的,原本以为你我两方守望相助,短期内州牧不会生出寇我之心,谁知,嘿...」

    杨弘苦笑一声,问道:「请问王州牧,到底是何时生出图谋我扬州之心的?」

    「不瞒杨公,直到兵抵合肥之时,本将亦未有过此心。」

    王政这话说的底气十足,郭嘉祢衡等人的确提议过解决孙策之后,可以假道灭虢,但若非乔绾告知了袁术在背后给他扣上黑锅之前,王政的确是想着先和对方守望相助,互为盟友的。

    「如此就好...」杨弘叹了口气,道:「败在州牧这等英雄手中,弘心服口服。愿降王州牧。」

    王政大喜,亲自上前为他松绑,一边喊笑道:「杨公大才,何止本将,我军上下亦是仰慕已久,杨公能...」

    却见此时,杨弘突然从怀襟掏出一柄匕首,猛地刺向王政的脖颈!

    这一下变生肘腋,大出王政乃至所有人的意料,但杨弘这等文儒的出手着实太慢,感应到对方恶意的瞬间,王政立刻眼神一凝,更是本能反应地猛的一推,登时将杨弘整个身子推开丈余。

    此时其他人也反应过来了,乔绾离这个方向最近,她本就深厌杨弘,待见对方更有谋害情郎的意图,登时杀意大起,迎着杨弘飞来的身影便是一刀劈出!

    「且慢!」

    王政刚刚喊出来时,乔绾的长刀已直接劈过了杨弘的背部。

    「哎...」

    看着漫天血雨之下,杨弘的身体无力地倒在地上,王政长叹一声,喃喃地道:「如此忠臣,不能为我所用,实在可惜。」

    又感慨道:「袁术得人,竟至如此?」

    ......

    杨弘至死都不知道,便在寿春城内所有人望眼欲穿等待袁术回援之时,其实袁术也在汝南的平舆等着他们来援呢。

    小半个月前,袁术与徐州吴胜、荆州文聘两军便在汝南郡会师,按照预定之方略,在攻打昆阳之下,首先会兵分两路,先攻取偃城和舞阳。

    吴胜谨遵郭嘉的计策,借口其所部的辎重没有运齐,故此三方便在平

    舆按兵不动,先停留了几日。

    因为平舆城池不大,袁术便让两人在城外安营扎寨,把吴胜部做为右翼,放在了东侧;文聘部则做为左翼,放在了西侧,而把自家的扬州军单独留在城内。

    这番安排布置说起来自然没甚么错,盟友归盟友,却也不可全然信任,尤其是自家和刘表为敌多年,袁术面对荆州军时自然要留个心眼,且

    他又是主帅,所以把本部放在城内合情合理。

    可坏就坏在一点。

    出于某种莫名的警惕,袁术也不欲荆州军和徐州军有太多交集,结果便是两支部曲分置左右,说是拱卫也行,但要说是环伺,甚至是夹击之势...

    其实也未尝不可。

    便在驻扎平舆的第四日,也正是黄忠劫走刘赦地次日,收到消息的吴胜暗中派人通知了文聘,便在当夜寅时三刻,两支部曲同时暴起发难!

    两州军马合在一处本也数量过万,再加上出其不意的偷袭便宜,一场混战竟是立刻便攻入城内,将扬州军打的节节败退,困守内城。

    但这其实还未到胜负已分的时刻。

    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