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袁术的结局

    41、袁术的结局 (第3/3页)

竟此番袁术率领了两万人马,汝南更是他的地盘,虽然失了外城,其实并非没有一战之力,闻讯之后,袁术暴跳如雷,当即招拢人马,本待吹起反攻的号角,不料双方鏖战的时刻,竟又来了第三路人马!

    乐进率领的兖州军竟在此时也来到了平舆城外,更对扬州军发动了攻势!

    这一路人马赶来的结果,便是不仅在地利和士气上,三方联军的兵力也和袁术相差无几,他们牢牢把城池困住,袁术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无奈之下只得派人附近求援。

    汝南郡毕竟至今还属于袁术的势力范围,平舆附近的几个城池,如上蔡、南顿、安城本欲起兵驰援,谁知便在这个时刻,彭城的徐方亦闯入了汝南,更直接攻破了下蔡,敌人大军压境,这些人登时心中慌怖,自保都嫌不足,又不敢轻举妄动了。

    说白了这就是东汉末年诸侯割据的真实情况,大部分州牧对境内的掌控力其实并非绝对,郡县实际上是在地方豪强的手里,他们或许愿意效忠你,但前期是不与自身利益有所冲突。

    如王政与徐州这种「但有号令,莫敢不从」的,其实反而属于异类。

    这样等于是四路人马会合,军力已达到接近三万的恐怖程度,当即并力作战,日夜攻城。

    同时间,根据郭嘉的嘱咐,在寿春上演的戏码在汝南也一般无二的上演着...

    招降、造谣、寻找内应,尤其是招降这块,寿春这边有个刘赦,汝南这边徐州军也找了另一个人,陈王刘宠。

    刘宠,是东汉第二位皇帝汉明帝刘庄的嫡系,与刘赦这个傀儡不同,刘宠要兵有兵,要权有权,此番前来却并非是受王政的胁迫,而是纯是为了对付袁术。

    徐州兵败之后,袁术曾数次派人向陈国借粮,却遭到了刘宠和国相骆俊的拒绝,袁术勃然大怒,曾派遣刺客进入陈国刺杀二人,国相骆俊死于非命,刘宠虽然侥幸逃过,却也既惊且怒!

    而原本的历史上,建安二年,袁术称帝后又安排的一次刺杀,这一次刘宠的好运没有继续。

    如今王政既要对付袁术,哪怕这个黄巾贼寇刘宠也十分厌恶,但两害相权取其轻,思忖再三,在刘备的劝说下,刘宠当即前往平舆,他在汝南本就甚有名声,又是汉室嫡裔,没过多久,便劝降了南顿、汝阳这两座靠近陈国的城池,既助长了自家的实力,又令扬州军士气大跌。

    而随着陈***队的南下,这一次五方合力,无论是扬州军还是平舆城都再也抵挡不住了,第七日,内城也终于彻底陷落!

    这实在意外之喜。

    本来在王政的既定的计划里,只是让吴胜和徐方想办法阻拦袁术回援扬州,等王政打下寿春,然后再来收拾这位扬州牧,真是没想到,如此轻易竟然就迅速获胜,获胜的时间更比王政打下寿春还早了一日。

    什么叫功劳?这就是功劳!

    可以预想,不管在王政的功劳簿上,抑或刘表和曹操的功劳簿上,众将必然会因此得到浓墨重彩的一笔,一个大功劳肯定跑不掉了。

    联军将校又怎能不为此欢喜?便在城破当夜,便大摆庆功宴席。

    不过相比其他三方人的喜笑颜开,徐州军这边的吴胜却是有些心不在焉,一边饮酒,一边拿眼不停往帐外瞟去。

    此时的文聘亦不过二十出头,他在战场上亲眼见过吴胜的剽悍,两人年纪又是相仿,这段时间关系自然不错,察觉到这点后端着酒过来一边敬他,一边低声取笑道:「吴将军似乎不甚开心啊?」

    指了指右侧的刘宠:「莫非是觉得被这位夺取了几座城池,有些不舍得了?」

    「将军早说了汝南让给你们,不舍得也是你们荆州和兖州头疼的事情,有何值得俺不爽的?」

    吴胜哼了一声,道:「俺现在担心的是,此战虽是大胜,却没找到袁术的尸体,终究未尽全功,更怕纵虎归山!」

    「吴将军多虑了。」

    文聘笑道:「平舆城外咱们也已布下天罗地网,沿边驻防各营异口同声咬定,绝对没有放走半个人,袁公路一介纨绔,能有多大的能耐?这等情况下岂能逃出生天?」

    「城中死伤无算,一时间找不到尸首也很正常,说不定过两日便翻出来了。」

    「但愿如此吧。」吴胜依旧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