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荆州时局

    74、荆州时局 (第3/3页)

是昔日洛阳令周异之子,说起来是高门子弟了...」

    话未讲完,便瞅见蔡瑁脸色已沉了下去,将谒贴塞还给管家。

    「不见。」他冷哼道。

    「这?」

    管事先是一怔,旋即为难地解释道:「将军,老爷与周异当初同殿为臣,交情也算匪浅,周瑜既是故旧之子,若是今日将之拒之门外,不仅有些失礼于人,日后让老爷知道此事...」

    刘表素来最重声名,常自言若海内皆知己,此生不虚渡,绝少有此等闭门赶客的举动。

    「你有所不知。」

    蔡瑁原本不欲多言,不过转念一想,这管事虽已暗中被他蔡家收买,但毕竟是刘表身前的老人了,还是耐心解释道:「那周异故去已久,庐江周氏更与主公多年无有交集,今日这周瑜突然造访,若吾所料不差,必有所求也!」

    「那所求者何呢?如今庐江已被青州王政所占,吾更听闻庐江周氏多有献媚之举,想来这周瑜必是受这竖子之命前来,所求者无非或粮或兵罢了。」

    「若是让其进门,主公碍于情面或许不好拒绝,与其如此,不若直接寻个托词,拒之门外干脆!」

    在管事看来,蔡瑁这个理由实在是有些生硬,庐江虽在王政治下,却并不代表周氏也归顺了王政门下,再者说了,王政若有所求,直接遣使便是,何必要让周瑜以私人的名义来拜访刘表呢?

    不过眼见蔡瑁神情难看,似乎成见已深,微摇头,不再言语,便点了点头,转身而去。

    ......

    在来时的路上,周瑜和鲁肃都已暗自推演过无数的场面,却万万没想到,这一切都因为一个意料之外的闭门羹全成了白费的功夫。

    「这...」

    鲁肃目瞪口呆怔了半天,方才转首对周瑜道:「当年尊父莫非与刘景升不太亲善?」

    他只能想到这个理由了,拒之门外可谓一件十分失礼的行为,莫说刘表这种注重名声的大人物,便是一般的小家小户,平民百姓,临客来访,哪怕交情不深,也知道先请进来喝杯水吧?

    其实周瑜此时也是十分惊讶,旋即更是勃然大怒!

    从一脸鄙夷的门吏手中接过退回来的名刺,周瑜深深看了眼缓缓合拢的刘府大门,眸中森冷杀机一掠即逝。

    转头看向鲁肃时,却是神色不露,反而微微耸了耸肩,故作没在意的揶揄道:「家父故去多年,本就没留下多少情面了,子敬你得再想法子了。」

    「故旧这条路子走不了,那也只能公开使者的身份了,」

    思忖片刻,鲁肃沉声道:「不过此事不急,先得解下状况

    再说。」

    「荆州这里我没什么熟人,这方面还得想些法子才是,先回驿馆吧。」

    「你先回去吧。」周瑜摆了摆手,「我又不是使者,好不容易来趟荆州,去逛逛再说。」

    ......

    另一边,在寿春城内游玩半天,直到薄暮时分王政方才兴尽,返回宫中后,又前去冯夫人所住的内殿。

    此时已是冯夫人怀孕的第三个月了,小腹虽然还没有什么明显变化,但因为医官吴普的嘱托,这个时间段孕妇极易流产,所以整个宫内的人都是小心翼翼,不敢丝毫怠慢。

    王政更是不管公务如何繁忙,每日必要前去探视一番,似乎对冯夫人十分重视。

    当然,所有人都清楚王政真正重视的是她所怀的骨肉,冯夫人也不例外,但依旧极为窃喜。

    因为这可是一个「庶子」!

    她自然不知道在王政这种后世人的眼里,对子嗣的名份并不如何在意,反而因为对方出乎寻常外「另眼相看」,生出一些莫名的错觉和自信。

    阿政这么看重孩子,是不是在他的心里,这其实就是他的嫡子呢?

    或许...原本他就想要立我为正妻,只不过是因为那些多嘴人的阻挠未曾如愿!

    心绪纷呈之下,冯夫人失去了往日的聪慧和冷静。

    就在王政亲自在旁鞍前马后,细心照拂时,冯夫人轻轻的一句话,却让王政剑眉一挑,心中不喜。

    原本的儿女情长,温柔眷念更是立时不翼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