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大将之器

    153、大将之器 (第1/3页)

    那又如何?」

    张羡晒然,不以为然地说道:「不论贼军如何猛攻,咱们守个七八日还是绝无问题,而汉寿虽在武陵,却离我临湘城不过百里之图,援军随时可至。」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面露自嘲的笑容,顾盼诸将,意味深长地道:「其实到如今,我还真是巴不得贼军能在今日攻我临湘!」

    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樊令刚待发问,却见张羡已是摆了摆手,旋即起身,负手缓缓踱入内室。

    不知为何,这一刻樊令突然觉得自家太守的背影有些苍凉。

    或许是因为王政这几年战绩太过精锐之故,无论宿将如张羡,抑或气盛如文聘,竟然都打定了主意坚守临湘,等待军马毕至再行决战,文聘更在抵达汉寿的当日晚上,就传信张羡,言道王御寇惯爱示弱,不论城外有多少兵马,敌人又是如何叫嚣,都万万不可主动出城寻求野战。

    便在荆州这边众人商议的同时,此时临湘城外,扬州的将官们也在讨论战事,参与者不仅有刚刚抵至的魏延,甚至连城北的黄忠和周泰也渡河赶来。

    这一刻,小小的帅帐之内,算是同时集结了四员天军大将。

    徐方自然坐在主位,下首两侧,左边是黄忠与魏延,右边则是周泰,毕竟一些都尉,都伯等中层将官,满满堂堂坐了约摸二十来人。皆全幅披挂。

    帐外的阳光透入,映照得他们身上铠甲耀眼。

    「南昌方面的军令,本来是令咱们在城外安营扎寨,最好能诱使一部分的荆州军援军来袭,先灭其援,继而再陷其城。」

    顾盼众人,徐方沉声说道:「然而至今我军围城已近七日,却一直不见他有荆州兵马进入长沙境内,哨骑回报,说荆州的援军早已抵达汉寿,却始终迟迟不动,这可有些难办了。」

    听到这话,黄忠问道:「徐将军,援军的统帅可探清了是谁?」

    「探清了。」徐方道:‘说起来还是一位熟人,此人名叫文聘,年纪也比我大不了几岁,当初豫州击袁术时,我曾与其并肩作战。」

    「那就不奇怪了。」

    黄忠登时神情一肃,道:「文聘年纪虽轻,却甚为沉稳,更是深诣兵法的一位将才,徐将军,恐怕此子已识破了咱们‘围城打援,之计了。」

    「我也是这般料想。」徐方微微颔首,「根据前线探马回报,如今不仅是南郡,武陵那边也有数支兵马正急行军赶来长沙,甚至南面的零陵似也有异动,似是剑指醴陵,若醴陵被夺了回去,则我军的侧翼便就不安稳;若荆州的援军全数抵达,则我军攻陷临湘之事就势必会成为泡影,形势在变化,窃以为,咱们这边也应该随之调整一下方略。」

    「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便是为商议此事。」

    话音方落,黄忠和魏延却都没有接口,虽然徐方目前的官职高过他们,但两人毕竟都是当世虎将,论起年纪更远胜徐方,要他们遵从徐方的军令可以,但是若真要伏首贴耳地如同其下属将官一般,却是万万放不下那个面子的。

    他二人有迟疑,周泰却是没有,当即微微起身,声音里尽是恭敬:「徐将军以为,我军该如何调整方略?」

    「俗语有云,十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徐方看了眼周泰,笑了笑道:「与之相比,荆州的援军便是前者,而临湘便是后者,既然文聘的兵马不来,咱们打不成援,那么便干脆先将临湘攻克!」

    顿了顿道:「只要能夺下临湘,纵使荆州军的荆州军来到,我军至少也可立不败之地,周校尉以为如何?」

    周泰登时面露迟疑之色,「那州牧之前的军令?」

    「我已将此事写

    在军报之中,令快马回报将军了。不过这里离南昌毕竟有些距离,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三四日的功夫。」

    徐方正色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是毫无主见,唯君命是从的话,就算是白起复生、淮阴再世,临敌对阵,也未必便能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