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念旧的王政

    162、念旧的王政 (第2/3页)

以鞘尾点着地图道:“邻近的敌军据点有两个,一个是这里,毗邻长江的丹阳聚,在我军的西北面,距此约有三十余里,另一个便是孱陵,在咱们的正北面,相聚约有四十余里。”

    “丹阳聚不过是个渡口,若是能拿下孱陵,那里也有渡口,所以只要这里的驻军没有发现咱们,便可以置之不理,然而孱陵却是不同,此城与江陵隔江对望,又刚好挡在咱们的前进道路上,却是必取之地。”

    “诚如主公所言。”

    甘宁沉声道:“丹阳聚虽然只是个渡口,但后面还有一座城池夷道,两城驻军相加估计总也有一两千人,虽然在我军面前也是弹指可灭,但毕竟孤军深入,咱们不必主动招惹,至于孱陵,不过一座小城,没有甚么壁垒作为保护,想要将之拔除实在是容易不过,末将愿为主公取之,只需百骑精锐便可!”

    “百骑不够,”王政摇了摇头,思忖片刻,转望另一边道:“吴牛,给你五百骑,去为本将取此城池!”

    听到这个,一个彪形大汉一跃而起,兴奋地叫道:“诺!”正是当年在赵县时便入了王政麾下的吴牛。

    作为最早的一批高阶兵种,王政原本是对这些人颇为重用的,只是除了徐方和吴胜之外,吴牛、伍元以及吕德这三人却是因为能力有限,没有跟上他势力发展的脚步,渐渐泯然众人矣。

    当然,这些人毕竟都是“从龙之臣”,虽然能力上不能委以重任,王政倒也没有亏待他们,既然做不了主帅,那索性便留在后方高官厚禄养着便是。

    对于这个待遇伍元吕德倒是甚为欣然,唯有吴牛却是闷闷不乐,便在王政起拔南昌之前,亲自从后方的下邳跑到寿春,软磨硬泡了好几日,王政抹不开情面,终于答应带他一同出征。

    不过虽然同意带上吴牛,但王政也清楚这是一个莽汉,只能作为冲锋陷阵的存在,思及当年高熊之事,王政还忍痛花费了不少经验替吴牛升了两级,让他成为了继吴胜和徐方后的第三个黄巾力士,也算是煞费苦心了。

    “别急着应诺。”王政凝视着吴牛,正色道:“此乃我军渡河之后的初战,不仅要胜,还要胜的漂亮,两个时辰之内,本将便要看到捷报!”

    “将军放心!”吴牛大拍胸脯,扭头便走,不多时便点齐了五百军马,随后呼啸往北奔去。

    “这憨货....”

    看着他急哄哄的远去,王政笑骂道:“一听有仗打兴奋地什么都忘了,竟然连个军礼都不对老子行!”

    这话立时引来哄堂大笑,甘宁一边笑着,一边羡慕地瞥了眼吴牛远去的背影,心中百感交集:“主公,吴校尉夺下孱陵后,咱们便可直迫江陵,但是欲打江陵,还有两处却不得不防。”说着指着地图道:“一个是这里,枝江,一个则是这里,华容。”

    “本将知道,”王政微微颔首,“之江在江陵的西面,这里正处与夷陵到江陵的要道之上,占据此处,便等于断绝了夷陵的荆州援军;而华容则正好处在江夏和南郡的交界之处,拿下此处,便可将两军彻底隔断,依照奉孝之前定下的方略,进攻江陵之前,这两个地方是必须要掌控在我军手中的!”

    “也不一定要攻陷城池,只要扼住它们的咽喉,抢抢下要隘,保证荆州军不能通过这两处城池援救江陵即可!”

    连续急行军了数日,王政虽是满面风尘,却是毫无倦色,一双虎目厉芒烁闪,烁然生辉,在黑夜中醒目如星辰一般:“诸军,谁愿为本将去枝江?又有谁愿拿下华容?”

    话音方落,众人纷纷主动请命,当真是人人踊跃,敢不当先,声音喊的最大的正是甘宁:“主公,末将愿取枝江!”

    “那好。“

    王政点了点头:“枝江并非小城,我军又是骑兵,兴霸,此去务必谨慎。不要求你攻城掠地,也不要求你杀敌多少,能堵住此处要隘,就算大功一件。”

    甘宁登时有些悻悻地道:‘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