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马超

    171、马超 (第1/3页)

    黄忠渡湖不久便即攻下作唐,恰逢文聘率军北上,明明敌人数倍于己,黄忠却没有听从王熊的建议坚守城池,只叫其留守作唐,自家则选择主动出击,领着落日营三千精卒前往城西二十里处的倪水桥。

    入桥之后,黄忠亲领本部刀兵在前,排列成方阵,再令郭陆、杨慎各镇左右两翼,布下强弓千张埋伏在侧,以待敌军。

    彼时文聘军前锋洪毅领五千骑兵先至倪水,轻视黄忠兵少,又是步卒,直接便下令骑兵发起冲锋,践踏敌阵!

    面对敌人的蹄声如雷,呼啸之势,黄忠不动如山,两翼郭、杨二将亦是镇定自若,只是沉默的俯伏在盾牌下,待文聘军冲至三十步时,黄忠暴喝一声,拔刀跃起,本部亲军亦人人悍勇,随他一起直迎而去。

    与此同时,随着郭陆、杨慎的一声令下,左右两千张强弓同时齐发,但见漫天箭雨,弓矢如蝗,直向敌骑溅落!

    遭到意想不到的打击,文聘军陷入了一片混乱,竟被黄忠带着数百步卒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将他们的阵型彻底打乱,不仅如此,黄忠还趁势深入中军,斩敌将洪毅于两军阵前!

    以三千步卒正面击溃五千骑兵,这一场胜利不仅堪称辉煌,甚至近乎不可思议,后续的影响更是深远!

    且不说五千骑兵的全灭让文聘军实力大损,遭逢这等惨败,三军自然士气低落,此时临战都难,遑论除掉黄忠这条拦路虎后,北上江陵了。

    无奈之下,文聘只得暂时停驻在作唐城外,与黄忠军形成对峙的同时,先行整顿军心,随之不久,这一战也迅速地传遍四方,一时间引起议论纷纷,各路反应不同。

    扬州军自不消说,闻讯之后,留驻长沙后方的周泰和魏延大松一口气,黄将军如此神勇,看来文聘军短时间内是回不了江陵了,吾主无危矣!

    荆州军这边却是各方震怖,军报传入襄阳时,蔡瑁大惊失色,顾盼左右曰之:「吾素知黄忠之能,却不知彼勇至如斯,其天人乎?」惶然之下,当即便派遣信使前往许都,再次向曹操求援。

    得到消息时,曹操正在城外军营迎接凉州韩遂所派来的使者团,荀彧、荀攸、程昱,以及此次的联盟功臣钟繇皆陪行在侧。

    军营之中充盈肃杀之气,原本自然不是迎客之地,只不过按照曹操的想法,凉州虽名为大汉一州,但当地人久在边疆,早染胡风,其实亦是畏威而不怀德的蛮夷之辈,既然如此,自然是要先展示一番肌肉,再去杯酒言欢,于是便在凉州使团入城当日,便邀请其同去检阅三军。

    兵者国之重也,既有外宾入营,便不能如寻常巡营一般简陋,肯定是要讲究一些礼节的。

    天朝古时军礼繁多,很多本就不仅是对内,还有对外的意义,比如西周时便把军礼列为「大礼」之一,分出了「大师之礼」、「大田之礼」、「大均之礼」、「大役之礼」、「大封之礼」等五种,每一种都极为繁琐,先秦已降,除了出征有关的「大师之礼」,其他军礼大部分都被摒弃。

    根据曹操的指示,荀彧便将「大封之礼」稍作改动,用来迎接凉州的使团:先有使者从城中出,至营外,从营南门入宣旨。营中的诸将皆列仪仗,披挂整齐,相迎於外。入营中,宣旨毕。击鼓鸣角,通知全营,待军营上下准备妥当,曹操再和贵客从城中再出来,前后仪仗,大张旗鼓,从营地正门策马缓入。

    两汉时期,为了军营的严肃和整齐,营地向来是禁止行车和策马奔腾。

    加上他如今的官职又是大将军,作为三军统帅,更是需要带头遵守军纪,以起到一个示范和表率的作用,所以曹操每次入营,一样也是要策马徐行的。

    不久之后,曹操与凉州使团来到营外,

    此时营中诸将已在主将曹仁的带领下悉数来到营门,手持兵器、身披重铠,后系披风,列队行礼。

    「诸君不必多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