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 诸事

    第八百七十二章 诸事 (第2/3页)

手中。

    类似的变化有很多很多,但有一点是李善没有预想到的……直到去年末他才在凌敬的提醒下发现,并且做了一次统计。

    武德六年,武德七年,这两年长安城出现的新诗文比前些年分别降低了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七十。

    换句话说,很多世家子弟、文士诗人都因为李善而罢笔不写……一方面是因为被李善抄来的诗文吓的胆怯,另一方面,坊间流传,邯郸王非传世名作不吟。

    李善也是吐槽不已,自己非传世名作不吟,那是一方面自己存货不多,另一方面自己也只记得那些传世名作啊。

    特别是李善周边这些世家子弟,这几年基本上都没什么新作,不说李楷、李昭德、王仁表、房遗直这些人了,就连卢承基都一样……天下门阀世家中,就数范阳卢氏最善吟诗。….

    李善都想过了,以后躲着点卢家人……别给少年版的卢照邻留下心理阴影,对了,还有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别弄的鹅鹅鹅都没了。

    难道让我这个已经加冠的邯郸郡王去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所以,虽然李善现在已经不怎么吟hao)诗(xi)了,但准备由科举入仕的张文瓘打定主意考明经科。

    最早张文瓘的打算是秀才科最好,其次是进士科,现在是明经科最好,明算科备选。

    不理睬张文瓘要再下一盘的强烈要求,李善漫步出门,视线之内除了几个亲卫都看不到什么人影,两千民众中,大部分青壮都去不远处的田地耕作,妇女和一部分青壮都在才刚刚建立

    的工坊内。

    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试验,李善才弄出一个大体与后世肥皂差不多的玩意,去污能力其实与真正的肥皂没办法比,不过要比胰子、草木灰强很多。

    关键是成本很低,柴火、石灰、水都是不花恰的,也就碱、油需要采购,虽然卖的价格也不高,但空间利润却不小。

    采购渠道与销售渠道也都已经建立起来了,候晨前段时间带去京兆府一千块肥皂试卖,结果半天就被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