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最坏的可能

    第一千两百三十九章 最坏的可能 (第2/3页)

    但如果宇文颖与叛军合流,那就不同了,而且还是与杨文干平起平坐,这代表了什么?

    面色灰败的李渊觉得有点撑不住了,不联想还好,联想了就会忍不住越想越多,越想越多……身为上位者的本能让这位大唐皇帝开始对很多事情产生了疑心。

    不可能这么巧,不可能这么巧。

    正好宜君县民乱,又正好是三胡主动请缨带走了一半的兵力,而又是三胡门下的宇文颖与杨文干在第二天夜里就举兵谋反。

    呃,在时间点上的确有点巧合……但李渊怎么可能相信这是巧合?

    三胡之前那些年,一直依附东宫,一直与二郎不合,李渊并不是没有察觉到这个儿子偶尔露出的野心,但在天台山一战之后,他再也不管了,因为这是个废物,虽然有孝心,但还是个废物,自己如果不选大郎二郎,那只能等着小一批的皇子成年,也不会选三胡。

    现在才知道,这个废物不仅是蠢,而是坏啊。

    不,不不,或者他不蠢,李渊心思急转,很多事情或许有了另样的解释。

    但这些目前是没办法证实的,只是自己的猜测,目前最重要的还是守住凤凰谷。

    李渊看向李世民,“二郎,能守得住吗?”

    李世民沉默半响,突然环顾左右,不少朝臣、将领起身离开,李渊开口点了凌敬、苏定方两人留下,再次问道:“算算路程,信使明日应该能抵长安,怀仁收拢大军,先行遣派轻骑急行,明日应该就能抵凤凰谷左右。”

    陈叔达点头道:“最迟明日黄昏。”

    “数千大军来援,魏嗣王当遣斥候查探。”杨恭仁补充道:“一旦发现叛军行迹,就算入夜,魏嗣王也必然连夜赶至凤凰谷。”

    凌敬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遍,够呛啊,昨日午后启程,如果不是连夜赶路的话,肯定是今天才能抵达日月潭传召。

    就算是连夜赶路,今日凌晨时分赶到日月潭也没用,因为还要去新丰、礼泉两地节制刘弘基、张平高的两支军队,京兆很大,新丰县在长安以东三十里,礼泉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