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洋城篇结束之前的反思

    大洋城篇结束之前的反思 (第2/3页)

很多没有玩过《生化奇兵》的读者是不友好的。

    试想,原本想要看端着香槟的爵士舞会,摩登都会中发生诡秘事件的读者,突然看到了海底的都市,明明是1930年左右,却有着诡异“科技感”的监控、精密炼金动物……(虽然我有意识地去淡化那种荒谬感,可是这是根本上无济于事的)

    之前建立的“时代观感”就这么被我个人的审美意趣,在一部分读者的心目中被破坏了。

    在设计之前我没有意识到,而在书写的时候却明确感受的是:肖恩进入了海底城,是我创造出的又一个“大筛子”。

    诚然,一些独特审美,留下了众多志趣相投(或者说更有耐心)的读者,这是让我无比欣慰的事情。

    不过,在大洋城篇中我犯的错误不止这一个。

    在设定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考虑到,单纯地拯救艾莉雅是很单调的,所以引入了代达罗斯基金会父女的故事。

    在设计人物和情节的时候我还颇为沾沾自喜,觉得伏笔和反转相当的多。

    殊不知,这导致了故事人物数量的膨胀,信息量的膨胀,甚至是反转情节同质化严重……

    首先说说人物数量。

    肖恩团队、艾丽西亚团队、拉比林斯团队以及犹大环团队,加上特斯勒等人,人物全部挤在一个舞台之内。

    不过,其实这个数量我控制得还算好,并不是阅读时所不能承载的一个数量,我也没有让任何一个局面出现三方对峙的情况……

    可是,这样的“排场”应该出现在故事的后期呀……

    写着写着我发现,大家想看的,其实还是肖恩、月光、伊文、奥莉薇,这“咱们几个人”自己的故事,而不是在一个大阴谋里疲于奔命,连插科打诨都没有了空间……

    人物和信息量的膨胀,让焦点转移了,没有对准“咱们几人”小团队做任务的感觉,而变成了一种战争场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