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要粮不成反被辱

    第十六章 要粮不成反被辱 (第2/3页)

了,家里的钱约摸着也不够。

    可等她说完后,李家人的脸色就变了。亲家情面都不讲,就要赶她走。嘴里还说着什么哪有什么十二斤大米?

    葛大娘有些懵,这是要直接狡辩不认了?

    二儿媳在一旁开始大声哭喊,说什么:

    她嫁到老吴家十年,还给他家生养了两个儿子。今天不就是拿了点米,至于追到娘家来吗?她不做人了!这是不给她活路啊,在娘家这抬不起头啊!

    你说说这叫什么话,搞得她就是个蹉跎儿媳的恶婆婆似的。把人气得直发抖。

    她活了那么多年也不是吃素的,当场就问,我是缺你吃喝还是缺你穿戴了?

    就是这段日子越发艰难,她也没饿着过老二一家。

    生了两个儿子又如何?平日里就占着自己比大儿媳多个儿子可劲的说。

    大儿媳还给她生了个唯一的大孙女呢,她可喜欢了!况且人家也不是没儿子啊。

    接着又问,你见我和你大嫂天天拿着大包小包回娘家吗?

    更别说现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了,都是紧着自家人,哪还有多余的粮食带回娘家去。

    甚至四个月前担心怀孕的小儿媳去看望时,因家里实在没什么好东西,她只带了两把菜,几个果子和十个鸡蛋。

    但人家也没说什么,不仅留了饭,临走前亲家母还去厨房利索的拿了十斤糙米给她。

    热情的让人完全推拒不掉,真真叫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其实如今在县城开铺子也不见得过得有多松快,尤其还是做木活,卖木制品。粮价上涨,填饱肚子要紧,没多少人花钱买这些。

    儿媳则挺着肚子回了房间,窸窸窣窣的,出来给她塞了半斤糖糕。后来儿子送她出门还给了四钱银子。

    这钱她没叫家里人知道,想攒着留给小儿子。只可惜后来粮价又上涨,还是没剩下多少。

    那次过后她再也没去小儿子家,只托人带了几次东西,毕竟去了也是给人添麻烦。

    不过这回,说什么也要去一趟的,算着日子小儿媳也要临盆了。

    从小儿子家里出来,自己花了180文在城里买到二十斤更为便宜的杂粮带回去。

    给两个儿媳三斤让她们拿着回娘家。自己的父母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