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权臣的落寞

    第一百三十六章 权臣的落寞 (第2/3页)

   赵大先是取消了殿前都点检这个官职,这就是赵大自己当年当过的高级长官。

    取而代之的是三个低级职位。

    殿前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这三个职位就成为了取而代之的存在。

    同样这也就是所谓的三衙了。

    这三衙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但是这三衙也同样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没有任何的决策权。

    他们的工作是什么,对于禁军的招募,训练还有一系列的日常处理。

    而决策权在哪里?

    在另一个叫做枢密院的地方!

    这是一个纯粹的行政机构了,当然了无论是狄青还是岳飞都担任过枢密院里面的职位。

    但是,枢密院也就只有决策权!

    换而言之,他不掌兵!

    如果出现了战事之后怎么办?

    是谁去负责干架呢?

    不是枢密院,当然也不是三衙,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命一个将领出来,然后让这个将领先去三衙领取足够的兵马禁军。

    然后再去枢密院领取战略规划,让枢密院告诉你这一仗该怎么打!

    最后打完了之后,你再将兵马换回来。

    当然了,一般打完了也没多少能够真的换回来的。

    不过也由此一来,这军事决策,训练管理还有外出作战几件事情就都划分了出去。

    谁也不挨着谁,皇帝就彻底的放心了。

    但是这后果...不用再多说什么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

    这玩意马上就要打仗了,别说不知道自己主将是谁,这士兵那里都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出征呢。

    再加上枢密院虽然出现过狄青和岳飞这种当世名将,但是其他人可都是一群只会瞎指挥的文官。

    这玩意你想打赢,那也是很难的。

    所以军队上面让他这么一折腾也就算是废了。

    那么他只是针对了武将兵马体系?

    当然不是,赵大狠啊,他收拾完了武将之后,转手就将文官给收拾了。

    你别看动不动就有人说,刑不上士大夫等等的。

    赵大对于这群家伙,那下手是一丁点都不怂的。

    相比较于武将简单的枢密院加三衙体系,这文官那里那就不是一个乱了。

    那是要命的乱。

    先说最重要的一个位置,宰相!

    想要成为权臣,这宰相的位置就很重要了,所以赵大自然是不能让这个东西出现。

    不但不能出现,还要将这个玩意给他分了。

    他将宰相手中的权柄直接分成了互相完全没有隶属关系的好多部门。

    不是一个两个,是好多个。

    这就是所谓的两府三司!

    两府说的就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这两府了。

    中书门下不是所谓的中书省给皇帝当秘书,中书门下在宋朝是作为主管民事的!

    可以说这是一个行政部门,枢密院我们已经知道了,就是管军事的。

    你看一文一武都出现了对吧。

    那是不是还少了点什么?

    对,少了财政!

    和枢密院一样,中书门下只有决策权,而没有财政权。

    这一点和那武将体系简直是一模一样的。

    那么武将的训练招募在三衙,这文官的财政在哪里,就是这三司。

    在很多宋朝的之中经常会出现的一个职位叫做计相,而这个计相也就是所谓的三司使了。

    在三司使下面还有度支,户部,盐铁这三个衙门。

    这些衙门共同组建了三司之地,而三司和三衙一样。

    只有财政权,也就是手里有钱,那么自然还有但是!

    但是他没有决策权,换而言之吧,他手里有钱,但是他却不能花钱。

    那么能花钱的是谁?

    是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但是很不幸,他们手里没钱。

    那么把这个制度放在实际上会变成什么样子?

    如果某个地方他需要用钱,那么就必须递折子,递给谁呢?

    递给三司使报备,同时递给门下中书,然后门下中书批准之后再次告诉三司使,让三司使批条子拿钱。

    然后这个钱不是送到下面,而是送到门下中书然后再派往下面。

    就这个过程啊....有没有感觉销售部找董事会要条子去财务部批签的感觉?

    而且更加的麻烦。

    就这么一套过程走下来,而且是不断的重复出现这种过程,你就知道为什么北宋会有那么多的派系斗争了。

    不管远近亲疏,不敢名臣良将还是贪官污吏,似乎无人不党争。

    这太正常了,正常到极致啊。

    因为你不这么联合,你想干点什么你都干不了,那日子都过不下去啊。

    可就算是你拉帮结派了,就算是你有本事将两府三司全都拧成了一股绳了,那也没有任何用处。

    因为在这套体系之外,他还有三个其他的部门。

    御史台,知谏院,皇城司!

    对,虽然宋朝不高宦官特务,但是他们也不是没有自己的情报部门和这种弹劾官员。

    不但有,搞得还很多很神奇。

    尤其是御史台和知谏院,这两个地方啊,和之前的言官那是完全不同了。

    之前各朝各代都有言官,甚至出名的还有很多。

    比如最出名的魏征,成天拎着李世民对喷,喷的李世民牙根痒痒。

    还有许许多多的言官被定位了忠直敢谏之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