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弹劾的艺术(三)
第一百五十七章 弹劾的艺术(三) (第2/3页)
够看到这喷子,或者说怼人,弹劾的境界了。
最下等就是代表着绝大多数喷子,甚至包括你我的陆游,越权且无人得利。
中等便是包拯的在其位谋其职,也就是那些让人敬服的公司高管,他们俗称对事不对人。
这种人,我们也不是没有见过,或者说也有不少人在我们的周围。
这种人或许就是我们的目标了。
至于最上等,那便是讲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和这大局放在一起,将权谋和口舌相结合。
这种人从古至今基本上也都活跃在仕途之中,同时这种人也是真的需要我们去学习和敬仰的存在了。
到这个时候,我们再说最后一个人,苏轼。
至于为什么将他拿出来,倒不是说他苏轼的怼人有多么的特殊,也不是说他苏轼在这方面有什么让人惊艳的地方。
因为他真的是一个例外,这个例外让他在闻风奏事的宋朝都差点没了性命啊。
相比较于其他人,这个人在这方面的经历其实才更加的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首先,苏轼怼人弹劾的能力绝对是属于下品的存在,他和陆游基本上就算在同一档了。
那不但没有人从中得到利益,最扯淡的是他还越权!他就是那种楞喷的。
可为什么同样都是楞喷,他比陆游都要凄惨,还凄惨那么多?
这就要说到他的身份了。
陆游虽然也是宋朝的名人了,而且还是很出名的那种。
但是他的这种出名好苏轼是完全不同的。
陆游的名在于身后,而苏轼的强已经可以和李白并列了,作为宋朝大文豪,一等一的存在。
宋朝的苏轼在文坛的地位毫无疑问可以说是两千年来中,唯一一个可以和唐朝李白相对抗的存在了。
而他苏轼怼人的技术就很厉害了,他直接写诗去讽刺了当朝的皇帝宋神宗。
这就是他取祸的根源。
为什么他写一首诗就成了这个样子?难不成这大宋写诗还不对了?
写诗当然可以,但是你苏轼这么写诗你可就不行!
要知道苏轼写诗和苏轼写奏疏是完全不一样的。
说的直白点,不管是谁的奏疏全部都是会放在皇家和官方的档案馆里面的,这些东西是在修史书的时候才会看一看,但是基本上不会放入正牌史书之中的。
就算是放进去了也没有关系,因为普通老百姓没有人会看。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谁闲的没事儿抱着史书看个没完?
那些营销号他看么?
他也不看!
所以你写奏疏这件事情就是关上门你们内部的问题了,你讽刺也好,你弹劾也好,哪怕是你也喷宋神宗满脸吐沫星子,那也就这个样了。
可是你苏大文豪写了诗,那叫一个朗朗上口,那是一个千古传诵。
你今天写出来,明天就传遍了全城,不到三天就会传到州府县城,甚至村落之中。
最多一年就能够传遍天下那也不为过啊。
这玩意就和现在的顶流明星爆瓜一样,虽然速度上有所不同,但同样是会让天下皆知的事情。
不要觉得这是夸张,想想那个叫做汪伦的家伙,他是干嘛的到现在也没人闹明白呢。
就一首《赠汪伦》就让他天下闻名不说,你问问现在的人,唐玄宗下面和上面的那个皇帝叫啥看看有多少人知道。
你再问问,唐朝有个叫做汪伦的你听过没?
有李白的前车之鉴,你乌台诗案上面,这一首诗直接就把皇帝给挂在那里了,谁知道会不会和汪伦一样被传唱个几百上千年的。
甚至还会传唱下去。
苏轼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
如果你已经是一个很有名气的人了,那么你的言行举止就一定要做到谨言慎行,不是因为你失去了言论自由。
而是因为你的一言一行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郑碧如我们在谈论的永远是青史留名的那些人,一个百姓在自家炕头上任凭他怎么吹牛逼也造不成多大的影响。
便是当年那清大兴文字狱的时候,也不过就是一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