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基层也不躺平,邓艾成神之路(下)
第三十章 基层也不躺平,邓艾成神之路(下) (第2/3页)
劲儿,毕竟还有蒋琬他们呢。
这是邓艾骂人用的。)
而几年之后,我们洛阳到寿春便能够处处农田,到处是军营,可谓是阡陌纵横。
在这种营屯相望的情况下,可谓是一片安宁!
这就是修德以怀远的天下大势。
第二,我们少了好几万人去押送粮草,那么后面我们征伐东吴的兵马可就多太多了。
而且这样我们也不用动不动就从西线调兵跑东边了。
说是诸葛亮不在了,但这动不动就调兵,对我们也不好。
最重要的是,这样一来,那蜀汉和东吴的东西呼应掎角之势就彻底的被破除了。
第三,水利一旦发达之后,我们防御力也会相应提高,一旦出现问题和战争,朝廷大军完全可以顺水而下。
虽然我们水上打不过东吴,但是不代表我们有战船也搞不定运兵啊。
到时候我们完全可以从水路直接到达淮河长江流域。
第四,就是消弭东南方向越发严重的水灾。
这就是邓艾真正的目的,用简单的两条建议,直接给司马懿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大门,让司马懿知道自己捡到了一个多大的宝贝。
正史记载,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
食有储,而无水灾,艾所建也!
从这么一件事情上面,我们可以看出来。邓艾只用了一个兴修水利以东南屯田的策略,便达到了诸多目的。
比如粮食,道路,兵力,机动速度,防御,伤害等诸多问题。
而最根源的是他解决了吴蜀两国的掎角之势,这便是彻底的毁掉了那纠缠了数十年都没有人能够破解的三国鼎立状态。
在三国鼎立之后,很多人都想要一统天下。
诸葛亮北伐想要兴复汉室,难不成曹魏他就不想了?
他当然想。
曹丕想,曹叡想,曹真想,曹爽想,司马懿也想。
可是他们谁都没有办法去解决。
因为掎角之势在某种情况下,那就是一个误解的局面。
哪怕是这种掎角之势下,曹魏不用担心他们反攻得以奏效,但是每次想要对他们动手的时候,另一边就会出来捣乱。
这就让他们次次无功而返。
进攻他们本就是有很大的地利劣势,再加上他们的掎角之势打得越来越合拍了。
曹魏试过各种办法,先打蜀汉,先打东吴,一块打,把他们引出来打,甚至曹叡直接让内奸去他们江东背后捅刀子去了都。
可是关键时刻就是抗不过去,这就是无奈。
但是这种局面,邓艾找到了解决办法。
想要破除掎角之势啊,你们就要破解掉那西线东调,或者东线西调的问题。
只有各自的兵马可以应对各自的问题,可以各自解决各自的问题,那么这就单纯的成为了一对二了而已。
或许在曹魏的那些大人物心中,他们的眼睛全部都是高高在上的,全部都是看着国策,大略,天下纷争,朝堂斗争。
他们都忘记了,原来一切的问题,我们可以走基层。
当然了,如果说三国鼎立就是邓艾一个人解决的,那真的是太过分了,他邓艾也不敢接受这一点吹嘘。
解决掉三国鼎立,首先就是曹魏的基本盘本就太大了,吴国也好,蜀汉也罢,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出现,这都是毋庸置疑的。
但这一条计策同样是三国里面似乎最不起眼,但是在某种情况下最为经典,最为精彩的一个谋划了。
同样他的威力也是最大的。
因为他把账算得太清楚了,而且他抓的非常对。
什么军事上的兵法策略在这直接拼基本盘,拼基层的计策上面都成了一个小儿科。
他从根儿上给他断了生路。
在邓艾的身上,我们真的可以看到两个最大的亮点。
第一,我们在这么一个吃尽了生活的苦,都快要混成了奴隶的家伙,竟然还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
第二,在有着严重生理缺陷的基础上,宁可被人天天嘲笑也坚持看守稻田足足二十年还没有去选择躺平。
他在稻田里面泡了二三十年,他跋涉山川,淌过河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