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未卜先知

    第二十五章未卜先知 (第1/3页)

    藏衍把武涉送出辽东,临走时,再三要求他向霸王转达敬意,希望霸王早日发兵来救援辽东。武涉一一答应下来,说了很多鼓舞人心的漂亮话,才带着随从策马而去。

    藏衍刚一转身,武涉就掉转了马头,超小路直奔韩信控制下的蓟城而去。在路上武涉打听到有一位同乡正好在韩信的军中任职,便准备了一些金银前去拜见。

    蓟城外围,士兵上万,早已经处于战备状态。武涉就是打着探望这位同乡的旗号,被一群燕军带入了城内。一个骑马的军官嚣张跋扈的用马鞭指着武涉的脑门问;“你是哪里人,到燕国来做什么?”

    武涉道;“我是韩国人,到燕国来只是想拜见我的好友‘蒯通’希望他能引荐我在燕王的帐下做个书吏,别无他求。”

    军官一听是蒯通的朋友立即还了衣服笑脸,谁不知道蒯通是燕王跟前的第一大红人,比燕国的丞相张良说话还好使。

    “原来是蒯通先生的朋友,请随我来,松绑,松绑。”

    这些人的态度,让武涉看到了希望。蒯通在蓟城有这样的影响力,一定可以帮上忙的。蒯通差点就认不出武涉了,支吾了半天,才笑道;“原来是――武兄――你怎么突然到了燕国,不是听说在西楚霸王的帐下共事吗?”

    武涉看着押送他的士兵走出去才叹了口气道;“西楚霸王即将战败,我只有来投奔你了。”蒯通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捋了捋山羊胡子,笑道;“西楚霸王百战百胜,攻无不克,怎么会战败呢,武兄跟我开玩笑吧。”

    蒯通比武涉高了一个头,身体结实,好似武将,脸庞发黄,神情萎靡,好像久病缠身。武涉摇了摇头,摆了摆手;“蒯兄千万不要再打官腔了,咱们还是挑开天窗说亮话吧,西楚霸王的处境表面风光,实际上糟糕透顶,几十万楚军,刀矛锃亮铠甲如山,却根本没有用武之地,秦王、彭越、王贲、董翳还有新近到了淮南的黥布和夏侯婴加上你家燕王韩信,已经织成了口袋阵,把霸王这只猛虎撞在了里面,霸王即将身首异处也。这件事情能够瞒得过天下人却也瞒不过蒯通你的眼睛本拾?开xs文??你有何必跟我开玩笑,打马虎眼呢。”

    蒯通从案几上端起一杯酒,递给武涉,说道;“说的口都干了,润一下喉咙,你的来意,我大概已经清楚了,武兄也不必多言。只是,这件事情并不容易办,我们需要去见一下当今燕国的宰相张良、骑将纪信看看他们是怎么个说法。大将军卢绾在外作战,但凭我一个人也是孤掌难鸣,我也给你透露一句实话,当今的燕王可是固执得很呢。”

    武涉和韩信也是老相识了,对韩信的为人颇有几分了解,觉的韩信只是有几分恃才傲物,对待朋友还是很讲义气的,于是,对蒯通的话也只是半信半疑。

    蒯通设宴款待了武涉,黄昏时分带着武涉,前往张良府邸。张良也认得武涉,一看他进来,就猜出了六七分的意思。武涉看到张良连忙拱手跪拜,张良一把抱住了,叹道;“先生不必多礼,都是老朋友了,请入座。”武涉觉的张良的话中有些凄凉和悲壮,非常的奇怪,弓着腰,坐在了末席。蒯通走过去在张良的耳畔低低的嘀咕了一阵,大概是把武涉的来意说了。张良点了一下头,摆手,示意他已经明白了,眼神中透出一种死灰黯淡的光,没精神的说道;“这事儿最好到此为止,武涉先生还是回国去吧。燕王绝对不会和项羽合作的,恕我帮不上忙。”

    武涉并没有跟蒯通说出要联合匈奴对付秦国的战略,他想使用连环计,稳住韩信,让匈奴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占领蓟城。可是,没想到张良竟然是这种的态度,火炭般的一颗心登时就像是被凉水给浇灭了,黑烟冒起来浮现在脸上。

    “丞相大人,还请三思,此事不但关系到西楚的存亡而且还关系到燕国――”武涉激动地站了起来。他知道张良并不糊涂。

    张良的确不糊涂,而且比他还要聪明很多倍,他要说的话张良心里明镜一样,不过他知道以韩信的心胸狭隘是绝对不可能丢弃和项羽的私人仇怨,联手对付暴秦的。

    武涉不知道张良心中的想法,还在那里滔滔不绝的卖弄口舌:“相国可知燕国此刻的危险吗?燕国之所以能存活下来,是因为各路诸侯都在反叛暴秦,其中西楚霸王更是有鲸吞天下的实力,秦国的评判战争一直没有中断。现在燕王为了自己的利益想要尽快的消灭辽东王韩广,吞并辽东三郡,可是丞相您想过没有,一旦韩广被消灭了,秦国人在东方就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接下来他们就会南下,对付西楚。西楚在四面合围之中粮草匮乏士兵不足,定然会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