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 百年小聚

    996 百年小聚 (第1/3页)

    苏浩通过亚山和风成收集大量不同物质,整理归类,分析特性,打算到未来一一测试,看看弹球空间能不能将其带走。

    按照他的推测,必然有某种物质能被弹球空间带到非物质世界。

    物质世界比作海水,非物质世界比作大气,而海水和大气虽然看起来泾渭分明,但海水中总有些气泡,大气中总会含有水分,没有什么绝对。

    “或许与空气直接接触的海面的那部分‘海水’,改变性状后,就有机会来到非物质世界的‘大气’。”

    苏浩认为,与非物质世界最接近的那类物质,或能被弹球空间带走。

    “那么,什么物质,会最接近非物质世界呢,是源吗?”

    这点没有经过测试,单纯推理,难以得出结果。

    十五年后,弹球空间来到了一颗星球,苏浩预设的程序立刻启动,吸附了大量的物质,随后按照特定顺序进行排列组合,达成‘焦点系统’以最快的速度,获取了少量的源,并将其吸附在弹球空间周围。

    等待十几年后的这次机会,苏浩只要完成一项任务即可,那就是测试弹球空间能否将源带走。

    若是可行,那一切都变得十分简单,若是不行,那就等下一次,用源转化成各种物质进行尝试。

    只要不断的试下去,总会有惊喜的。

    苏浩的弹球视野中,在‘焦点系统’的作用下,短短两秒,就有源转化成功,被转移到内测,吸附在弹球空间理论的‘表面’上,以特定的信号保持着联系。

    “源能被弹球空间带走吗?”

    苏浩静静等待着结果,再过一小会儿,就能知道答桉。

    很快,弹球空间突兀消失在这颗星球上,去到了另一个不知名之处。

    “失败了,源虽然十分特殊,但无法顺利的跟随弹球空间离开。只能做好预设计划,将我所知的物质排列出来,一一尝试了。”

    失败早在苏浩预料之中,他并没有因此而感到沮丧。

    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没什么失望可言。

    ……

    又几年,弹球空间来到一颗星球上,苏浩用最快的速度获得了源,再用源转化成元气,尝试让弹球空间将其带走。

    遗憾的是,元气这类寄生物质也失败了,它们无法在弹球空间表面寄生。

    源和元气这两种东西,是苏浩认为最有可能被弹球空间带走的,然而都失败了。

    这说明对于弹球空间,苏浩的‘感觉’是不太可信的。

    “什么东西,与非物质世界距离最近呢?”

    苏浩思考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