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辅有点晕

    二百七十八章 老首辅有点晕 (第1/3页)

    景和朝首辅张若愚缓缓走到班位之首,便感到xiōng闷气短。岁月不饶人,他的病弱身躯大概也支撑不了多久。

    在人群中目送凭空杀出的首辅大人归位,李估那张大殿里最年轻的英俊脸庞渐渐严肃起来,又带出几丝yīn沉。

    近几个月以来,他倚仗外朝的支持、太后的纵容、千岁的sī情,只管肆无忌惮做好自己的职事,连诸位阁老大学士也奈何不得他,少有真正称得上为难的时候。期间他的靠山之间没有出现太大冲突和矛盾,所以几乎不用选择立场。

    今天看这样子,可能需要他做出一些抉择了。首辅老大人如果是被太后从病chuáng上搬过来的,那么其心思昭然若揭……,

    事情还不仅仅是如此简单,李估将目光从斜前方张首辅挪移到徐大学士身上。徐阁老在内阁里是很弱势的一个大学士,往常他基本以彭阁老马首是瞻,但今天却明显的比彭阁老更lù脸,一反常态啊。

    在首辅到场后,李大人忽然记起听过的传闻。徐岳是张首辅的门生,当年资历虽然差点,但受到首辅援引,由太后特简入阁。又因为不是很服众,所以话语权不大,常常依附于彭阁老。

    这其中就值得玩味了这边李大人正在想着,那边却见张首辅开口表态道:“威福岂可操于下?吏部此疏应予驳斥!”

    这种代拟王言的口气,也只有首辅才可以如是说,别人是不能学的。

    钱太后在宝座上沉吟不语,目光来回巡视群臣。如果她立刻点头,那也太显得事先有预谋而迫不及待了,正常情况下总要做做样子给大家发言时间。等诸卿说过几句再决断的话面子上更好看,不至于有不善纳谏的非议。

    这种敏感时候,大佬一般都很慎重,以免被抓住把柄。所以按惯例常常由品级较低的言官先上阵发表意见但今天科道官们集体哑了火。

    这两边谁都惹不起,一方是威名赫赫的首辅,当国十余年的大国老,天子太后都要尊称一声老先生。另一方虽然较弱但他是秉持栓政的现任吏部天官,背后还有科道首领左都御史,又正值京察期间,俗语云县官不如现管真要发起狠罢黜几个人还是做得到的。

    这事越掺乎死的越快,还是装聋作哑罢……,

    武英殿里落针可闻,像是寂静无声的深夜如果就这样沉默下去,当然对首辅有利。还是那句话,没人能反对就是胜利。

    强撑身躯站立的张若愚微微自得即使自己两年不再依旧一言九鼎,人臣至此,复有何求!

    此时若有若无的十几道目光落在了班列下首中某位年轻六品官员身上。这颗庙堂新星在廷辨中的强大战斗力已经得到了满朝一致认可,是许尚书不方便说话时候最犀利的代言人。

    眼下大家似乎理所当然的觉得他应该舍身出台,包括许大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有点众望所归的意思李大人不出去搅和搅和都对不起充满期待的观众了……,

    他当然可以选择默不作声,事后用无可奈何解释但他仍暗暗咬牙,下定了决心后移步出列。

    不过李大人出乎意料的没有与老首辅直接对话,或者说并不理睬首辅,连示意为礼都不曾有,直接上前旁若无人对太后道:“臣中书舍人李估谨奏,许尚书之京察奏疏尚未议定便搅扰,不知圣母yù如何批答?

    是否照准并明发天下!”

    作为分票中书,自然有资格问问奏疏如何处理。但此言一出,众人皆知李大人这是向太后逼宫的意思了,首辅说应该驳回,李中书却问是否照准,各有各的含义,彼此针锋相对。

    到目前为止,太后的态度在表面上还是很含糊,并没有明确的说要怎样,这也算是为君之道。李大人这种奏请,便是逼着太后公开表态。

    张首辅稍稍楞神,想不到有人竟然彻底无视他,仿佛他说过的话不存在一样。其实他两年不出,别人尚还畏惧他的余威。但李估这个朝廷新丁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他,所以也没有切身感受,谈不上什么畏惧不畏惧的。

    “你是何人?胆敢妄言朝政!”张首辅斥道。

    到了这份上,还是要面对啊李估转向老首辅,口中变得咄咄逼人“是谁妄言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大人虽然在位,但两载不问政事,殊不知山中方一日世上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