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一章 迷雾中的本原
四百八十一章 迷雾中的本原 (第1/3页)
时间已经进入午后的未时,午门外百官虽然饥肠辘辘,但没有当逃兵的,在等待消息的时候,三三两两扎堆闲聊。***自天子南巡后,已经几个月没有大朝会了,难得有今天这样的聚会时刻。
只有彭阁老一言不发,目光始终放在不远处的李佑身上。庙堂政治时常如重重迷雾一般,只有能拨开迷雾见到本原的人才是赢家,他认为,今天自己就是这个能拨开迷雾的人。
彭阁老敢拍着胸脯说,在场这些人里,没有谁比他更了解李佑,没有谁比他更能将李佑看透彻。
无论李佑在别人眼里是什么样的人,但他知道,李佑绝对不是宁可失去现有一切也要维护朝纲的的臣子,绝对不是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也要劝谏君王的臣子。
既然不是这样的人,却干出了这样的事,只能说明一点,为保全身家李佑必有所恃。李佑骗的了天下人,也骗不了他!
连他熟读经义的彭大学士都不敢说能够做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李佑又凭什么可以做到?
之前彭阁老一直琢磨不透李佑的仗恃在哪里。别人都在考虑今天这僵局怎么收场,或者如何应对慈圣皇太后,而他却拿出很大一部分精神去研究李佑的意图,不停的在心里左思右想。
当彭阁老看到归德长公主出现,再顺着自己的对李佑的恶意揣测想下去。忽然就有所悟了。
看似晦涩难懂的事情。往往一旦想通了就发现如此简单,原来李佑与归德长公主联手了…方才却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难怪一向精于算计的李佑竟然表现的如此不惜身,如此不要命,打着朝纲大义旗号对钱太后步步紧逼,将事彻底做绝,果然有其目的。这样一方面抬高了他自己的声望,另一方面制造出了僵局困境,为归德长公主出场创造机会。
此时百官束手无策,连太后的面都见不到,只能在宫门外隔靴搔痒。归德长公主便众望所归的闪亮登场。放眼京师,也只有她可以出面斡旋太后与朝臣之间的激烈矛盾了,别人连慈圣宫都进不去。
这些算计,肯定是李佑和长公主事先谋划好的。有长公主支持和掩护。表现异常激烈尖锐的李佑多半还是安然无恙,最多受些不痛不痒的处分。
至于长公主的目的,彭阁老隐约猜得出几分,自从天子大婚,她移出宫去,已经低调沉寂很久了,无非是借此机会展露自己而已,而且还听说长公主正在筹备什么少府。
彭阁老越想越多,又记起来,长公主是十分支持文华殿大学士袁立德的。这回空缺出的次辅位置…
对于袁立德,彭春时在内心里比较瞧不起,那是一个靠着逢迎君上获利的无能之辈而已,哪比得上自己劳苦功高,在内阁中资历第一?虽然姓袁的排名在自己前面,但自己可是差一点获得首辅位置的人,若非李佑捣乱,如今徐岳的位置就该是他的。
宫中又有内监跑出来,大声传旨道:“圣母御武英殿!召各道掌道及五品以上觐见!”
这也算一个小小的阶段性成果,看来是长公主起到作用了。人群中响起轻轻的欢呼。将彭阁老从沉思中唤醒。
午门外这些叩阍进谏的官员里,基本上以科道为主,夹杂了各部若干中层官员,不然李佑只凭五品当不了领头人。后来又有四个大学士来救场,其他九卿之类大佬的根据默契。一个也没有来。
根据召见限定的情况,到场的人中。只有五品以上官员和掌道御史可以进宫,大概就是各部郎中、各道掌道外加大学士和李佑,人数约莫二十个。
都心知肚明,造势时人越多越好,如此声势愈大;妥协时人越少越好,人多嘴杂反而容易纷争不休。
把门官军放了行,得召官员鱼贯而入。只是那捧着宝玺出宫的内监和锦衣卫依旧一动不动的站在宫外,他们并没有得到回撤命令,仍继续与剩余的七十来个御史、员外郎、主事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