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区别

    第十六章   区别 (第1/3页)

    苦苦思索之后,朱慈烺写下一份名单,一共五人,都是准备跟随他前往南京去之人,这五人分别是贴身太监李继周、东宫伴读邱致中、兵部郎中杨文聪,少詹事、东宫讲官方拱乾,以及永王朱慈烺,至于说玉环和春梅等人,是不需要上这份名单的。

    贸然提出来让兵部郎中杨文聪跟随前往南京,朱慈烺已经有些后悔,所以在接到父皇圣旨之后,他仅仅增加了少詹事、东宫讲官方拱乾,他这个太子到南京之后,依旧是要加强学习的,讲课之人就是方拱乾。

    朱慈烺并未马上将名单呈奏给父皇,他隐隐感觉到,父皇一定会派遣王承恩到端本宫来。

    需要携带的物件,全部都是按照朱慈烺的要求准备,五辆马车,带走所有东西,包括沿途需要消耗的粮草,尽量的不麻烦地方,当然玉环和春梅乘坐马车,永王朱慈炤年岁不大,也乘坐一辆马车,朱慈烺和其他人全部骑马,且每人双马,骑乘的马匹不用担心,朱慈烺拼力保下御马监的掌印太监、监督太监和提督太监,想要几匹好马手到擒来。

    朱慈烺骑乘的两匹骏马,全部都是阿拉伯马,这可是当下最好的骏马了。

    其余具体准备的事宜,不需要朱慈烺操心,所以他相对要清闲一些。

    走出书房,朱慈烺用力做扩胸运动,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穿越到明末,医学水平与数百年之后的差距天地之别,一个小小的感冒都可能要了人的命,所以朱慈烺还是要多注意一些,有了一副好的身体,才能够做更多的事情。

    迈着碎步小跑着过来的李继周,远远的看见朱慈烺,马上躬下身体。

    “启禀太子殿下,定王殿下和永王殿下前来拜访。”

    “知道了,让他们到厢房去等候吧。”

    朱慈烺转身回到书房,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炤前来拜访,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朱慈烺看来,十三岁的朱慈炯和十二岁的朱慈炤,都还是小孩子,父皇的子嗣不多,期间夭折好几个,加之朱慈烺出生不久被册立为皇太子,所以宫内不存在因为皇位的归属产生争斗,大明一朝对于王爷可不是很友好,王爷成年之后都要离开京城前往封地,禁锢在封地,没有圣旨不得离开,更不得前往京城,说的直白一些,大明的王爷就是被当做猪一般养着,吃好喝好,生活无忧,却没有任何的权力,王爷不仅没有权力,还不得干预插手地方的事物,否则就可能遭遇到地方官吏的弹劾。

    朱慈烺与两个弟弟的关系还算是融洽,毕竟他们的年级都不大,期间因为田贵妃与周皇后争宠,导致周皇后对永王朱慈炤怀有戒心,不过田贵妃去世之后,这份戒心也就慢慢放下。

    往厢房走去的时候,朱慈烺脑子里面想到的是永王朱慈炤,他隐隐觉得,父皇很有可能改变心意,不让朱慈炤跟随他前往南京,毕竟朱慈炤年岁不大,若是前往南京,身边需要有人照顾,再说了,朱慈炤一年多之前失去了母亲,孤苦伶仃,留在京城更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