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细节

    第十九章   细节 (第2/3页)

着内城方向而去的时候,朱慈烺的脸上同样没有什么表情,熟知历史的他,不可能说出来即将发生的一切,不过他可以针对即将到来的巨变,做出充足的准备,京城内阁、六部、督查院及其他官府的官吏,在他的眼里已经不存在,这个巨大的负担,扔掉了也好。

    朱慈烺将京城的官吏看做是“北漂集团”,这些官吏以南方人为主,文官多年把控朝政,已经让京官集团腐败透顶,清流可以忽略不计,且京官集团经历多年的党争,已经形成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这股力量成为大明王朝的吸血虫,让本就破败不堪的国家彻底滑入深渊。

    不破不立,前往南京监国的朱慈烺,面临太多的困难,丢掉“北漂集团”,让他能够轻装上阵,这已经是当下最好的局面了。

    没有谁特别关注李遇知,站立在原地的所有人都看着朱慈烺。

    “出发吧,诸位,走出永定门,我等就离开了京城,我们的目的地是南京,这一路上的奔波,我等可不是享福,一定要吃苦的,孤将话说在前面,任何人包括孤,都是队伍之中的一员,我们做的所有决定,我们克服的所有困难,都是为了能够顺利的抵达南京,孤做出的决定,若是事与愿违,诸位尽可以提出意见建议,直接与孤争论都可以,若是遭遇重大的事情,有必要的情况之下,范大人、李大人、曹大人与孤共同商议做出决定,危急时刻,孤做出来的决定,任何人都要执行,不得违背,若是有人敢于抗命,孤手持圣旨便宜行事,可以直接问罪。”

    权力需要集中,这个时候,朱慈烺肯定将权力牢牢的攒在手中,非常时刻不能心软,更不能出现乱哄哄的争论局面,否则队伍难以抵达南京,且在一路上也无法正确处理事情。

    朱慈烺说完,所有人都点头,包括范景文和李邦华。

    队伍再次出发,朝着通州的方向而去,不过队列发生了变化,吴孟明率领二十名锦衣卫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八十名锦衣卫托后,朱慈烺一行以及八辆马车则是在队伍中间。

    通州距离京城仅有五十多里地,按照朱慈烺的要求,队伍行至通州吃饭。

    一百名锦衣卫之中,有十人专门负责后勤事宜,所有后勤事宜由内侍李继周统管,也就是说一行人吃饭和睡觉的事宜,都是李继周负责安排好。

    李继周曾经建议将端本宫负责做法的厨师带到南京去,朱慈烺果断否定了,皇家做饭的那一套规矩太过于繁琐,这次前往南京实际上是逃命,与大军行军作战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而且朱慈烺对于吃喝方面也没有很高的要求,能够吃饱肚子就可以了,要知道大明不知道多少的百姓吃不饱穿不暖,在死亡线上挣扎。

    也许是刚刚出发,养精蓄锐的众人速度都很快,包括朱慈烺。

    其实原来的朱慈烺骑马的技术是不错的,只是生性有些胆小,遇见了紧急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处理,所以才会在端本宫外面跌落马背,穿越的朱慈烺就不一样了,胆大心细。

    李继周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