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流民(1)

    第八十六章   流民(1) (第2/3页)

数量不算很少,如果拿出来一部分接济受灾的百姓,是能够稳住不少人的,不过户部和兵部将绝大部分义仓的粮食,都划归为军粮,这样地方官府就不敢随意乱动了,如果擅自打开属于军粮的义仓,轻者被罢免官职,押入大牢之中去,重者可能被杀头。

    巡按御史瞪大眼睛盯着地方官府,谁要是敢动义仓之中的军粮,他们马上就会弹劾,而朝廷处置此类事情的速度快的出奇。

    这也就令地方官府无可奈何,就算是看见了大量的流民,也无力救济,所以很多地方出现了动用军队驱赶流民的情形,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斩杀流民的情形。

    有意思的是,在这件事情上面,巡按御史倒是不说话了,不会弹劾地方官吏。

    当然,连年的灾荒,不少地方义仓的存粮数量也是锐减,战事连连,供应军队都不够,哪里还能够拿出来救济流民。

    流民大量出现,最为直接的后果就是动乱和骚乱,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能够造反成功,就是因为地方上有太多的流民,这些流民成为他们源源不断兵力的来源,每每被朝廷打败,李自成和张献忠等人都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迅速的崛起。

    朝廷安抚流民的策略有些可笑,崇祯皇帝朱由检惯用的手法就是免去某地的赋税,试想农户都快要饿死了,你免去他的赋税有什么用,人家需要的是粮食救命,当然这也不能够完全怪朱由检,朝廷也拿不出来钱粮救济灾民。

    说到底,钱财和粮食都集中到官僚士绅的手中去了,这些人是不可能拿出来钱粮救济灾民的,他们认为这是朝廷和官府的事情,与已无关。

    北方流民造成的后果不用多说了,李自成麾下的大军已经直指京城,如果历史不出现意外,李自成马上就要攻破京城了,南方出现的流民,也开始造成一些小范围的暴动,这种暴动之所以没有蔓延开来,没有形成气候,是因为大明王朝轰然倒下,后金的兵锋直指北方和南方,太多大型的战役让绝大部分的流民死于非命。

    流民问题,是朱慈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报,大队人马距离兖州府城还有二十里地,有大批流民,目测超过千人,从邹城和曲阜方向朝着兖州府城聚集。。。”

    朱慈烺勒住了缰绳,看向了孙川。

    “孙川,兖州知府赵家龙,是如何对待流民的。”

    孙川抱拳再次开口。

    “启禀太子殿下,属下回来的时候,流民还在朝着府城的方向行进,没有遭遇到阻拦,属下已经告知刘千总,若是发现异常情况,迅速回来禀报。”

    “知道了,你再去侦查,若是有情况,迅速禀报。”

    孙川转身离开之后,一边的方拱乾开口了。

    “太子殿下,臣听闻过兖州知府赵家龙,吏部的评语一般,也不知道赵大人会如何对待这些流民,臣没有想到,山东一地也有这么多的流民。”

    杨文聪看了看方拱乾,微微的瘪嘴。

    “太子殿下,臣听到的传闻不一样,赵大人办事的能力强,在兖州的名声不错,兖州一地也是流民最少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