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头等大事

    第一百四十四章   头等大事 (第2/3页)

,吴三桂将要归顺后金鞑子,后金鞑子很快就要入关作战,李自成是肯定打不过后金八旗军的,毕竟李自成在山西作战的时候元气大伤,拿下京城之后,没有时间修整,实事求是的说,就算是鼎盛时期的李自成,也不一定打得过后金的八旗军,何况是元气大伤的时候。

    穿越的朱慈烺,对于李自成和后金八旗军的实力还是很清楚的,两边都有弱点,李自成这边是不用多说,虽然麾下军士号称百万,可战斗力不强,纪律性也不强,兵败如山倒,很快就要失去对京城的直接掌控,后金八旗军最大的弱点,就是兵力上面的不足。

    根据朱慈烺对历史的回忆,明末时候,后金八旗军总兵力不过三十万左右,这里面还包括了为数众多的汉军,多尔衮接受吴三桂的投降率领大军入关作战的时候,也不敢倾巢出动,入关作战的总兵力不过十万人,占据京城和北直隶等地之后,还要分兵把手,外出作战的兵力就更少了,后来还是不断的吸纳归顺的汉军和李自成的大顺军军士,才勉强维持。

    也就是说,后金以及多尔衮等人,并未做好统领中原的准备,只不过机缘巧合,才让后金能够问鼎中原。

    穿越的朱慈烺,岂能错过如此之好的机会,他肯定要把握住,至少在湖广或者是山东一带,与后金的八旗军好好的干一仗,争取完败八旗军一路,这肯定让多尔衮无所适从,不敢轻易的涉足南方了。

    所有的事情都有关联,任何一件事情做不好,影响的都是大局。

    登基成为了大明王朝的皇帝,朱慈烺不能免俗,他必须要斟酌,如何用好身边的太监。

    大明王朝的皇帝,大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重用最为信任的太监与文官集团对抗,通过太监集团与文官集团的对抗,皇帝居中协调,最大程度的掌控朝政的局势。

    一般情况之下,太监是代表皇帝意志的,所以太监的飞扬跋扈,很多时候都得到了皇上的默许,这一点穿越的朱慈烺深有体会,他身边那么多人,文官集团的杨文聪、李邦华,武官集团的卢元达等人,偏偏比不上曹化淳,如果换做一个寻常的皇帝,肯定是更加的信任和依赖曹化淳,而冷淡杨文聪和卢元达等人。

    不过穿越的朱慈烺可不是一般人,他是绝不会允许身边的人飞扬跋扈的。

    内阁与司礼监究竟应该要如何的摆布,是效仿天启皇帝,还是效仿崇祯皇帝。

    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是两个极端,天启皇帝信任司礼监,将权力几乎都赋予了司礼监大太监魏忠贤,利用司礼监来压制满朝的文武大臣,崇祯皇帝刚好相反,剿灭魏忠贤集团之后,将权力赋予了内阁,选择相信文官集团,无情的打压太监集团。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慢慢走到了御案的旁边。

    在御案右边角落的地方,摆放着一叠文书,那是孙川和刘宁在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