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1)

    第二百四十五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1) (第1/3页)

    湖广,武昌府城,巡抚衙门。

    何腾蛟脸色阴沉,抵达武昌府城已经三天时间,他这个湖广巡抚什么都做不好,本来想着与左良玉好好的谈一谈,尽量争取到左良玉的支持,让其服从朝廷的调遣,免得强行动手引发湖广震荡,继而影响到朝廷的整体布局,谁知道左良玉压根不给他机会,就在他抵达武昌府城的前两天,人家就前往黄州府城去了,这让何腾蛟猝不及防。

    左良玉麾下的大军,分别驻扎在襄阳、武昌以及黄州等地,其中襄阳与武昌两地为重点,驻扎的兵力是最多的,前往湖广途中,何腾蛟听到了很多的声音,大都是痛骂左良玉麾下军士的,包括强抢粮草钱财,包括欺负良家妇女,甚至包括杀良冒功。

    何腾蛟没有感觉到吃惊,内阁提供的文书里面,有关这方面的情况说的很清楚很详细,包括左良玉纵容属下去劫掠,坏事做尽,自己却表现的很真正等事宜,其次就是左良玉麾下军士的实际数目,应该是三十多万人,不足四十万人,其中襄阳驻扎十万人,武昌驻扎二十余万人,黄州驻扎三万到四万人左右,左良玉心腹大军驻扎在武昌府。

    应该说,身为湖广总兵的左良玉,牢牢掌控了整个湖广的局势,为了养活麾下的大军,左良玉插手湖广赋税的事宜,强迫地方官府拿出来部分的钱粮,当然地方官府也无话可说,毕竟朝廷有这样的规定,非常时期,若是地方驻军钱粮不足,地方官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

    大明的兵户制度早就分崩离析,代之的募兵制,如此情况之下,缺乏了朝廷和地方官府的支持,军队一般都无法维系下去,缺钱缺粮的情况时不时的出现,这也是崇祯年间各地驻军哗变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当然那个时候的军队,很少劫掠地方,维持不下去之后,就会有人站出来,要求上峰发放军饷,最终演变成为劫持上峰,或者是聚众造反。

    在左良玉完全掌控局势的武昌府,何腾蛟就算是有通天的本事,也无可奈何。

    河南方面的密报传来之后,何腾蛟坐不住了,朱大典本就在他前面出发,抵达归德府城之后,干净利落的斩杀了河南总兵许定国,掌控了许定国麾下的军队,且按照皇上的嘱托,找到了身在开封府城的李岩,详细部署了稳控河南的各项举措。

    湖广方面尚未一点动静,何腾蛟怎么可能不着急。

    何腾蛟以为,湖广总兵左良玉在南方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几乎所有的总兵都看着左良玉,都在看朝廷如何对待左良玉,若是朝廷能够完全彻底降服左良玉,其他地方的总兵态度绝对改变,一定会服从皇上和朝廷的调遣,若是左良玉真的造反了,在南方会形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会从根本上动摇皇上和朝廷的布局。

    所以何腾蛟给自己的压力是巨大的。

    奇怪的是,何腾蛟离开南京之前,皇上并未做出来其他的部署,按说朝廷想要降服左良玉,必须双管齐下,何腾蛟作为巡抚直接面对和震慑左良玉,军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