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搞笑桥段

    第一百四十七章 搞笑桥段 (第1/3页)

    “世人惊羡的桥段,不过是寻常。有最清瘦的字迹,都已随记忆泛黄。而我再度铺垫起,下个篇章。”有一文人喃喃,联想起这曲子就是为杨家将而唱,心里不觉就开始怅惘。

    武将自古以来都是被文人不喜的,当然武将也不喜欢文人就是了。

    这两派就像天生的冤家,一个意见不合就能吵起来。可是,其中又好像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杨家将。

    杨家将被所有武将敬佩,同时也被文人争相称赞。

    杨家将已经不单单是普通武将了,要是封神榜,在大周百姓看来,那是一定会榜上有名的。

    要是没有名,一定是有黑幕。

    文人不喜欢武将,可是也是百姓啊,也是大周千千万万百姓的孩子。他们的爱,和普通百姓一样来得纯粹。

    “乱世浮萍忍看烽火燃山河,位卑未敢忘忧国,哪怕无人知我!”一个白面书生一锤桌面。

    这声锤击声惊扰了茶楼众人,当然也让很多人心中激起熊熊激情。

    在这个茶楼里的,很多都是文坛的文人。

    现在大周的文人是什么地位呢。

    在普通百姓看来很高,毕竟如今这环境,能供起读书的读书人家庭,又有那个是真正穷苦的呢。

    在普通百姓看来地位很高的读书人,地位对比一些人确实高,可也只是对比一些人,在那些世家哪怕是庶族看来却是小小人物。小到不能小的人物。

    都说大周寒门学子无数,朝廷做官的寒门中占几人?

    寒门中能当官的,也只是能被贵人看重的少数一些人,或者足够天资聪颖之人,大部分人,都是读着读着就回乡教书了,心中执拗一些的,一直愁苦仕途不顺,一直读到白发苍苍也不是没有。

    古代人十年寒窗苦读,可是很多人又何止十年。

    不然,也不会有范进中举了。读书读太久,一旦有什么刺激,直接就疯了。

    读书人表面上看着风光,可其中凄苦,难向外人道也。

    伶人自怜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又何尝不是有这种感想呢。

    国!

    他们不是只能用文救国,他们可以参军,加入杨家军,去战场打仗!

    大周学子们沸腾了,一个个都束起衣袖做起了短打打扮,扔下书本去应征杨家军。

    弃文从武的口号从这家茶楼打响,各州县茶楼饭馆学子们纷纷激昂而出,回去拜别父母亲人。

    杨果早就预想到了会有这情况,赶紧让人收了征兵报名摊子。

    也就是杨果让人收摊的工夫。

    宁县以及周围几个州县的学子都来了,最先来到的是本县的学子,他们到达报名的摊子,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